大建中汤(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的比较)


【方药】蜀椒二合(炒去汗)(9克)干姜四两(12克)人参二两(6克)

【用法】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现代用法:水煎去滓,加入饴糖30克,溶化,分两次温服)。

【原文】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十四)

【解说】

大建中汤主治脾胃虚寒之胸腹满痛之证。本证由脾阳衰微,中焦寒盛,寒气攻冲胸腹所致。临床以从腹部到心胸剧烈疼痛,手不可近,或见腹中隆起,状如有头足之块状物,呕吐不食,甚则手足逆冷,脉象沉伏为特征。其治当把握三个方面:温中阳、驱寒邪、止疼痛。大建中汤用蜀椒、干姜温中散寒止痛,用人参、饴糖温补脾胃之阳。合用则大建中气,令中阳得运,阴寒自散。本方对因疝瘕或蛔虫而引起的寒性腹痛,或大便不通属于寒结者,都有一定疗效。

【运用】

一、蛔虫腹痛

老中医医案:聂女寄娇,14岁。体质娇嫩,最喜杂食。初患腹痛,其父以为蛔虫,自购宝塔糖两粒,服后,病情恶化,遂抬来就诊。证见腹中绞痛,时轻时重,痛剧时腹内肠鸣,时见突起如头足攻动,剧烈呕吐,时吐蛔虫,大便不通,屎气全无,腹部膨满,不耐触按,外无表证,内无热象,脉搏沉细而迟,舌苔淡白,中有花点,口唇淡白,面色淡黄,饮啖俱废,病势甚急,经西医诊断为蛔虫阻塞,嘱转县医院手术治疗,因经济无力,不肯转院,乃请中医治疗。

余思此证属蛔虫阻塞本有可能,原因服宝塔糖剂量不足,反致蛔虫骚扰,互相纽结于肠道,故大便屎气完全不通,然必中气虚寒,升降无力,致寒气乘隙攻冲,故致肠鸣如有头足而发绞痛。《内经》云:“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法当温中散寒,大建中气,俾中阳一旺,寒气自消,则升降旋转之机俱振,病自除矣。以大建中汤去饴糖加伏龙肝投之。炒川椒6克,干姜4.5克,党参15克,伏龙肝30克,煎服。

服药后4小时许,肠鸣切痛又剧,旋即泻下蛔虫百数十条,腹痛顿减。翌日复诊,腹满痛呕吐肠鸣等症,全部消失,改以六君子汤调理而愈。(《湖北中医医案选集》第一辑)

按语:(原按)本方川椒散寒,干姜温中,人参大补中气,伏龙肝和胃降逆。且川椒一味,又具安蛔之功,使蛔虫安伏不动,随中气旋转而下,故用于此等虚寒而兼蛔虫病例,最为适宜。其不用饴糖者,殆以蛔虫得甘而动,免致窜扰内脏而难出欤?

二、胃痛(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张德宏医案:高某某,男,52岁,1972年4月3日就诊。胃病日久,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时时作痛,痛处喜按,得食痛减,喜热畏冷,饮食不振,恶心呕吐,口不干,舌淡胖嫩,边有齿印,舌苔薄白微腻,脉沉细。经X光钡餐检查:十二指肠球部见有不规,则切迹,局部压痛,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拟温中祛寒,健脾益气,大建中汤治之:党参30克,白术15克,干姜10克,川椒3克,白芍10克、炙甘草8克。

大建中汤

服药7帖,患者疼痛显著减轻,饮食增加,舌苔已化,舌质较前红润;原方加饴糖,续服30余帖,临床症状消失。三个月后钡餐复透:十二指肠球部切迹消失,无压痛。随访三年未再复发。(江苏中医杂志1983;:37)

按语:据现代药理分析,甘草、饴糖中含麦芽糖、少量蛋白质、甜素等,功能补虚建中缓急止痛,具有抗酸解痉作用,合白芍,可使十二指肠平滑肌松弛,干姜、川椒辛热,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健胃作用,从而达到溃疡愈合的目的。

三、腹胀(胃下垂)

张德宏医案:丁某某,女,36岁,1974年3月3日就诊。形体消瘦,四肢不温,腹部疼痛,食后脐下饱胀,入冬尤甚,时欲泛吐清水,大便时溏,病已五载。经胃透,胃小弯在髂嵴联线下5公分。舌苔薄白,质胖嫩,脉细弱,诊断为胃下垂。治宜补中益气,以李东恒补中益气原方治之,服药20余帖,疼痛仍未缓解,食后饱胀如故,后改用大建中汤加味。关注公众号 行之医话 处方:川椒5克,干姜10克,山芋肉5克,附片3克,饴糖30克(冲服),小红参9克(煎汤代茶)。服药二个月,疼痛消失,饮食增加,食后不再饱胀。经钡餐复查,胃位置中等,患者体重增加八市斤。 (江苏中医杂志1983;(5>:38)

大建中汤

按语:本病例初用补中益气,升举中阳,其效不佳,而改用温建中阳获显效,关键在于气虚与阳虚的辨证。一般认为气虚可导致中气下陷,内脏下垂,其次阳虚导致脏腑机能活动的衰退,同样可出现内脏下垂。其次,气虚的临床症状可单独出现,而阳虚者必兼有气虚诸证。善治气虚者可先温其阳,阳旺气自生。故用温中祛寒法而奏效。

四、水疝(睾丸鞘膜积水)

张德宏医案:王某某,男,29岁,1975年9月7日就诊。右侧阴囊肿大已二月,来院就诊时,睾丸肿大如鸡蛋,坠胀难忍,行走困难。患者自诉阴茎经常寒冷,且有早泄,小便频数,时有遗溺,经做透照试验,见有红色透光现象。舌淡苔白,脉细。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水,拟予行鞘膜外翻手术,患者有思想顾虑而改用中药治疗:西潞参30克,川椒8克,干姜10克,吴萸5克,小茴香5克,荔子核10克,橘核10克,车前子6克(包)。服药14帖,阴囊水肿逐渐吸收缩小;服药30余帖,积液消失而愈。(江苏中医杂志1983;(5>:38)

按语:本病所出现的症状与祖国医学中的“水疝”相吻合。张景岳认为:“疝气之病,有寒证,亦有热证,然必因先受寒湿,或犯生冷,致邪聚阴分,此其肇端之始,则未有不因寒湿而致者”。故本案用大建中汤加味,温经散寒,行气利湿而获效。

五、狐疝(腹股沟斜疝)

张德宏医案:徐某某,男,46岁,1974年12月6日就诊。寒疝有年,面色无华,就诊时左侧阴囊肿大,患者自诉,常昼出夜缩,遇劳累入冬尤甚,饮食较前减少,舌苔薄白,脉沉紧而细,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患者因惧手术,要求中药治疗。寒邪入于厥少两阴,肿块出没无常,属“孤疝”之证,治予温经散寒,以大建中汤加味:小红参20克(另煎代茶),川椒5克,干姜10克,小茴香5克,乌药5克,橘核10克,黄芪15克,饴糖适量冲服。服30余帖后,“疝”不再下垂。后以上方制为丸剂,续服半年,未再复发。 (江苏中医杂志1983;:37~38)

按语:本案辨证眼目是阴囊肿大,昼出夜缩,入冬尤甚,乃阳虚寒盛之候,故以大建中汤加味取效。

六、瘕聚(鬼头)

刘俊士医案:傅某,女,42岁,1986年1月27日来诊。主诉:自觉少腹有气闷上冲二、三年,而且腹部常有一肿块,时消时现。平时怕冷,呃逆,上腹胀满,排气少,舌淡蓝,脉滑缓。证属中焦虚寒,寒邪上冲,故出现“头足、鬼头”,温中散寒,益气降逆,大建中汤加味。党参30克,川椒12克,干姜9克,赤石脂30克,木香9克,槟榔9克,姜半夏9克,陈皮9克,3剂。

1986年2月4日二诊:气上冲,呃逆均见减,排气较多,腹胀亦减,加仙茅、仙灵脾各9克,6剂。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