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中汤(中煤矿建郑玉建简介)


《千金方》观止:深师大建中汤

文章来自:经方派

大建中汤

7527 阅读

一、各建中汤之比较

1、《千金》深师大建中汤

主治:疗内虚绝,里急少气,手足厥逆,少腹挛急;或腹满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阴缩;或腹中寒痛,不堪劳苦,唇口舌干,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热,而烦苦酸疼,不能久立,多梦寤。

原方:黃芪四两、当归二两、桂心六两、白芍四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一斤、大枣二十枚、人参三两、半夏一升、附子一两。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四服,先服后食。忌海藻、菘菜、生葱、猪羊肉、饧、冷水等。

2、《金匮》小建中汤

主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原方: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胶饴一升。

3、《金匮》黄芪建中汤

主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方

原方:黄芪一两半、桂枝三两、白芍六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饴糖一升。

原方加味:气短胸满者加生姜一两;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大便秘结去大枣加枳实一两半;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

4、其它方剂

桂枝新加汤:内有人参。

桂枝加附子汤:内有附子。

内补建中汤:内有当归。

桂枝加桂有倍桂之结构。

二、深师建中汤方解

1、缘起

在此谨向一千五百年前的高僧大徳、伟大的古经方家僧深师致以祟高的敬意!并向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张大昌先生致敬!具有殊胜机缘的是大昌先生与深师跨越一千五百年的时空对话!

大昌先生在《张大昌医论医案集》论阴阳之补法中云:阳衰不能化阴,则必气乏而蓄水;阴衰不能含阳,则血虚而化火。火炎上而性热,水潜下而性寒…再详言之,火化水为气为阳,水交于火为血为阴”。

大昌先生认为,建中汤为补血、调血、补阴之正剂;而肾气丸为补气、调气之正剂。大昌先生只眼独荐深师大建中汤为补血调血补阴之首方,并云:“建中汤调血者是借阳以化阴之意……”堪见大昌先生眼高手高之临床功力,才使得深师方经一千五百年的沉滞得以重回临床家的视界。

2、方解

a、大昌先生认为:中部水饮,以半夏、生姜为主,阴旦之阳用也;中部蛊(瘀血在中部)以白芍、大枣为主,阳旦之阴用也。

b、愚论:阴旦与阳旦之示法同在一方、当为解决疑难而设!

c、关于黄芪除了各家本草的释义外,孙真人释“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奇经八脉之空”,可见黄芪不仅走表还可进入深层。

d、关于桂心,杨时泰云:木得桂而枯,杀肝而益脾,能通子宫而破血。治一切内风壅痹、手麻脚痹,疗风癖失音喉痹。消瘀血、破痃癖癥瘕,内托痈疽痘疮。用于奔䐁。另外还有利关节䃼中益气之功。

e、关于旱半夏:本经云: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呜、止汗。邹澍先生云:凡此诸证,不必委琐求治,但使阴不拒阳、阳能入阴,阴阳既通皆可立已。

半夏以成论:辛能散,散水湿(病理产物)而己。辛能润,能使水(真阴)行其正道而各有所归而润泽四肢百骸。

f、关于白芍,《本经疏证》释“或悸,或衄,或腹痛,或梦失精,或手足烦热,或咽干口燥,均因阴结所致。用芍药破阴结布阳和,桂成而后入。”何为阴结?结者缩也,《说文》曰:缩,乱也。又,古人讲上为阳、下为阴,愚斗胆理解为腹中当为血分之变!

j、仲师建中有饴倍芍、深师建中无饴倍桂!

(刘派——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研究生)从阳引阴,则可用阴药倍而入阴分,恰如亥过子出,如仲圣小建中倍芍破阴结而引桂生。但此方倍桂而加附、半,半夏分阴阳而引桂附成而后入,故此方反能下行而后上。

三、医案

1、奔豚案

仲师各方已有示法,愚据叶天士奇经等论,总结镇冲药五味:即旱半、桂心、茯苓、泽泻、吴茱萸用于临床效佳。

䅁1:一老太,66岁。自述22岁始呕吐,时止时发,感冒时尤甚,百医无效。刻下脉诊:右尺向关位上冲,诊为奔豚。遂书本方加吴茱萸15茯苓泽泻各30,七剂。一诊而愈,随访五年未发。

案2:一老太,70岁。自述5年前一股气自小腹上冲至咽而止,上下不得,憋闷欲死,三小时后方解,百医无效。诊为奔豚,遂书本方加吴茱蓃15、茯苓泽泻山萸肉各30,七剂。一诊而愈。

2、精子不液化案

一小伙精不液化而求诊。刻下手脚心热,腰痛,喉有痰感。脉外浊气。

书方:本方加麦芽、豆豉、乌梅、僵蚕、牡蛎、干姜30、苓术各60。

一诊而愈,至今孩子己两岁。

3、牙痛火不归原案

某男,55岁。牙痛,半边脸大烧而求诊。两寸脉浮滑数,左尺脉沉紧,失眠、心慌。自述用冰冻矿泉水镇与脸上方安。

辨证:虚火上冲,痰热扰心。

书方七帖:黄芪30、当归15、桂心50、白芍30、炙甘草15、半夏30、附子10、党参15、生姜30、大枣50、瓜萎30、黄连10、砂仁30、黄柏15、骨碎补30。

一天脸即不热,尽剂诸证愈。

按:此乃深师大建中合小陷胸合封髓丹加骨碎补。

4、重证失眠案

某女,53岁。自云近两月失眠,四片安定不效而求诊。

脉缓,左尺沉紧,有痰,大便不成型多年,右关紧,胃寒而流口水。血压140-100mmHg,腰痛,滑膜炎。

辨证:脾胃肾虚寒,痰自内生,郁而化热,至金火不降。

书方七帖:黄芪90、当归15、川椒20、桂心50、炙草10、党参15、半夏50、附子10、生姜120、大枣二十枚、茯苓30、 干姜30、赤石脂30、黄连10、杜仲60、生白术30。

药后能睡七小时,诸症向好。唯大便不成型,一天三次以上,血压偏高。

二诊:乌梅丸加瓜萎、半夏、薤白,即乌梅丸合瓜萎薤白半夏汤合小陷胸汤。

服后血压下降,大便成型。

按:此一诊为深师大建中合干姜赤石脂丸加味,针对胃寒饮而书。

5、淋巴节红肿痛案

愚老母77岁,耳后热而跳痛,超声显示结节。

书方:黄芪60、当归20、白芍30、桂心50、炙草10、半夏30、党参15、玄参15、大贝15、牡蛎40、夏枯草15、远志10、白敛15、柴胡15、黄芩15,五付。

半剂则跳痛止,尽剂诸征消失。唯云有一黄豆大结节尚存。

本文为爱新觉罗恒伟老师原创文章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