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见性(胆见能性荨麻疹)


开心见性

雨果说:“人生至福,就是确信有人爱着你。”

亲密关系中,真正的志同道合,三观互补的伴侣不会长久争吵,他们总会重新言好,因为彼此爱着对方。

无论遭遇什么,不会找对方的原因,而是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好,从而改变自己的不足。

所谓的高情商,无非是智商更高的表现罢了。

爱一个人,也从来不是一种意愿,而是从一而终的忠诚,更是一种能力。

真正的爱不是疗愈,而是发现内在的自我,亲密关系的意义不是补偿,而是促进自我成长。

所以,亲密关系中,谁痛苦谁改变,永远不要去疗愈你的伴侣。

开心见性

一、谁痛苦,谁改变

开心见性

《金牌调解》中的家庭矛盾,大多是婚内出轨,伤害了伴侣之后,又想去改变对方无果,痛苦之后无奈的选择调解。

杨绛先生说:“不结婚,晚年没伴,结了婚,不一定能活到晚年。”

虽然婚姻令人羡慕和向往,但同时也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上官女士就是这样,她和丈夫结婚六年,两个人也经常闹矛盾。

每一次,上官女士会向丈夫说:

“你为什么不能依着我一点?你为什么不能把事情做得好一点?你为什么说话总不顾虑我的感受?”

原来,上官女士下班回来不想做饭,丈夫也刚好下早班,两人约好出去撸一顿。

刚出门的时候还很开心,可到了车上不久,上官女士就气呼呼的回家了。

原因是丈夫问想吃什么?上官女士让丈夫猜,结果没猜着…。

看着上官女士不高兴,丈夫又多了一句:“说出去吃又不说吃啥,还不如在家吃面条。”

话一说完,上官女士就来了三个为什么?

开心见性

在上官女士看来,丈夫不能体谅自己,说话也不顾忌自己,情商还低。

她想要改变丈夫的思想,更想要疗愈丈夫,这样才能促进两个人关系和谐。

可事实上,在两性亲密关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谁痛苦,谁改变。

为什么这么说?仔细一品,她丈夫也没说什么越界的话,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反应,可上官女士却接受不了。

如果仅仅因为这种芝麻小事,就有疗愈伴侣的心理,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疾病。

现实中,有很多像上官女士一样的人,她们想在亲密关系中寻求补偿的心理作祟,最后疗愈伴侣成了目标。

当亲密关系不和谐,发生摩擦时,便觉得这份痛苦是伴侣带来的,只要伴侣能够做出改变,痛苦就会消失,关系就会和谐。

其实不然,好的亲密关系,是不疗愈任何人,谁痛苦谁做出改变,相互理解,自我修复,才是维持和谐的根源。

开心见性

二、疗愈伴侣最伤人

李女士高学历,在单位是个领导,平时工作雷厉风行,妥妥的女强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人,却婚姻不幸福,这令她很苦恼。

经过了解,李女士在亲密关系中,控制欲太强,每次都强行让丈夫随自己的心愿。

两个人结婚十几年,好好交谈的场景少之又少,如果说是搭伙过日子,可能会更合适的形容他们的婚姻。

都说好的伴侣相互理解,可李女士却是反着来的。

开心见性

每次发生矛盾,李女士发泄情绪,不管对错都是丈夫的错,自己却从来不做任何改变。

总而言之,李女士喜欢把幸福寄托于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或某一种关系中。

其实婚姻中的两个人,就像是一辆自行车,前后两个轮子必须同速共频,才能保持平衡。

幸福的生活也是这样,反之就没有共鸣点,只接受彼此的完美,容纳不了彼此的缺点,生活只能一地鸡毛。

开心见性

亲密关系中,如果一方只想让另一方来承载自己的心,那就会活得比较累、紧张、惶恐。

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关系,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幸福的亲密关系,从来都是你懂我的图谋不轨,我懂你的故作矜持,你懂我的不易,我明白你的艰辛。

所以,永远不要想着去疗愈伴侣,这样太伤感情了。

开心见性

智者改变自己,愚者改变别人,便是这个道理。

可几乎每一段亲密关系中,都上演着重复这种关系模式,而矛盾的始作俑者便是:疗愈伴侣。

若是有一方在这种关系下,能够看到自己获得什么,缺失什么,能够做什么来补偿疗愈自己的话,结局会不一样。

聪明的人,懂得满足自己的渴望,照顾好自己,为自己的需求负责任,爱自己,安慰内在的不安。

当把力量带回给自己的同时,会因此变得更加完整,亲密关系的培育,从来不是彼此补偿,而是自我成长。

开心见性

总之,幸福的亲密关系,从来不是相互控制彼此,而是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成长。

从而使幸福的家庭充满温暖与阳光,让彼此都醉享其中,爱是相互的给予,不是相互的索取,和去改变对方。

这种痛苦形成,不仅是婚姻,而是从个人的自我修行就开始。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而疗愈自己无非是扩大心胸,不断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看破、放下、明心、见性,如是而已。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