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炭(炭地榆和地榆炭的区别)


导读:今天学习重用“地榆”。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前者产于我国南北各地;后者主要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地。

重剂效验

一、朱良春教授对地榆研究颇深,认为地榆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佳品,擅治诸般血证及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等。

而且多年亲身的临床实践证明,地榆尚具护胃黏膜而止胃脘痛、抗痛散结、蠲痹清热、清利通淋之功。

在地榆止血作用的研究中,认为生用较炒炭为优,主张临证一概生用,用量为10~60g。(《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地榆炭

二、顾克明主任医师常用地榆治疗崩漏、便血、尿血、血痢、食管炎等,对食管炎进食灼痛及便血不止,必用该药。

顾医师认为地榆具有抗菌消炎、收敛和保护黏膜的作用,用量为15~60g。(《方药心悟》)

三、张志远教授是山东名医,从事临床诊疗50载,最富有心得且疗效彰著者,首推地榆、贯众、白头翁同用治疗崩漏。

三药皆为苦寒之品,具凉血止血之功。所不同者,地榆偏于收敛止血;贯众促进宫缩,侧重清热解毒;白头翁祛瘀生新,兼消积聚。

三药配伍使用,不仅能清热泻火,尚有涩以固脱和祛瘀生新相辅相成之良佳功效。三药一般各用15~30g,大剂量可用至50g。

张教授认为,地榆、贯众、白头翁对血热妄行之崩漏证,不仅治标,亦可治本,主要取其凉血作用使血行“遇寒则凝”,火去“妄出自息”,从而取得疗效。经多年临床观察,三药的实际效果常超越其他同类药物。(《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妇科卷》)

地榆炭

按语:地榆为凉血止血之良药。

有报道曾比较了十种商品地榆的止血作用,结果小鼠灌服地榆煎剂7.5g/kg后,五种地榆可明显缩短凝血时间,止血作用强度依次为济南地榆>长沙地榆>辽宁地榆>贵阳地榆>杭州地榆,此五种商品地榆炒炭后仍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强度依次为贵阳地榆>辽宁地榆>长沙地榆>济南地榆。

生品与制品比较,生地榆凝血作用强于炭制品[中成药,1993,15(1):24]。但也有实验研究报道,地榆粉和地榆炭均具明显止血作用,且二者作用无明显差异。

研究显示地榆的止血作用除因其含有鞣质外,还有其他因素作用。(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06)

四、黄和医师认为,地榆清热解毒,消痈护胃,凉而不寒,涩而能行,止血又兼散瘀,实为治疗胃病及血证之良剂。

故惯用生地榆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糜烂性胃炎、月经过多、血尿、过敏性紫癜、口腔溃疡、白塞病等病证,用量为30~100g。

地榆炭

评 析

地榆,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

主治咯血,呕血,呕血,便血,痔血,尿血,崩漏下血,湿热血痢,烫伤湿疹,皮肤溃烂,疮疡痈肿等。

地榆乃凉血止血之专药,其性寒而不凝,涩而不滞,止血兼能行血化瘀。

其用主四:

①清热解毒,两入气血,入血为主,善清脏腑、营血、肌肤之热毒;

地榆炭

②止血,专主血热而凉血止血,凡咳血、呕血、衄血、溲血、便血、血淋、肠风、血痔、血痢、崩漏等,皆可治之;

③促进伤口及疮疡愈合,地榆清热解毒,止血行瘀。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地榆有抗炎、抗菌、增强免疫、促进愈合等作用,故对伤口、疮肿、溃疡等能促进其愈合,用于治疗创伤、烧烫伤、皮肤软组织感染、消化道溃疡、胃炎、肠炎、口腔黏膜溃疡、白塞病等;

④止汗,性寒而涩,既清热凉血,且有涩敛之力,治热证汗出。

常用量:煎服,10~15g。生用味苦酸,性微寒,以凉血解毒力胜;炒炭味苦酸涩,性微寒偏平,偏于止血、止泻。

本品性凉酸涩,凡虚寒性便血、下痢、崩漏等出血及出血有瘀者慎用。

现代药理研究:地榆具有止血(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促进伤口愈合、抗炎、增强细胞免疫、抗菌、止泻、抗溃疡、保护胃黏膜、助消化、镇吐、镇静、保肝、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重剂效验中计举4位医家之证治,反映了地榆在治疗血证、痈肿、湿疹、消化道疾病、结核病、痹证、淋证、黏膜溃疡等方面之应用经验,其最小用量10g,最大用量100g。

地榆无毒,虽为苦寒之品却能益胃护膜,临床应用较为安全,一般用于止血、清热、疮毒剂量宜大,其他则一般为小、中剂即可,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以小剂为宜。

不良反应:大鼠每天灌胃地榆水提物(1:3)20ml/kg,共10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

但在给药第5~10天作肝穿刺检查,发现脂肪浸润细胞数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云南中药志.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41)。

按寇氏法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地榆水提剂(1.60±0.29)g/kg,地榆醇提剂(2.17±0.49)g/kg。中毒症状为活动减少,四肢无力,呼吸困难,抽搐,给药1~2天内死亡[福建医药杂志,1985.7(6):34]。

本品毒性极小,临床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但因其含大量鞣质,可与维生素B1永久结合,由体内排出,故久服地榆时,应酌补维生素B1。(现代实用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05)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