胙肉(肉胙怎么做)


胙肉

皇家最精妙的仪式

胙肉之赐

胙肉

胙肉:“意思是指的是祭祀时供神的肉。”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五:“招头盖三老之长,顾直差厚,每祭神,得胙肉倍众人。”

胙肉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及祭之期,定公行礼方毕,即便回宫,仍不视朝,并胙肉亦无心分给。”

《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后来进了学,老师送了丁祭的胙肉来……只得就开了斋。”

清昭梿《啸亭续录·贵臣之训》:“坤宁宫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

毛泽东 《寻乌调查》第四章三:“肉有四个项目:一是‘胙肉’,从前是秀才、举人有功名的人分的,后头加上‘毕业生’。”

胙肉是什么?

胙肉

胙肉的制作工艺,其实就是将猪肉、羊肉、牛肉、鹿肉等进行白水煮,一整块的肉,并不调料,将肉进行烹煮,熟了没熟这事情就看缘分了!由祭祀主持将肉分拨给下面亲近的人吃,这个过程属于:“分胙或者叫散胙。”

但是分给你吃也是有要求,就是吃的干干净净。

说白了,这“胙肉”,其实就是“白水煮猪肉”,并且是大大一块、半生不熟的,你想想,一大块没切的白水煮猪肉,不放任何作料,那滋味着实不好受。

胙肉这个词最早源于周,不晓得大家看没看过《大秦帝国》周天子赐胙肉给诸侯王这就是一直福气,大家抢着去要。分不到的诸侯还有一丝生气,为什么呢?分胙肉也是一种福分,这证明和周天子君臣下属是近臣,要不然怎么能被赏赐胙肉呢?所以说胙肉,还是一种政治手段。

胙肉小故事

说起胙肉,我就想起一个人,是咱们的乾隆爷,清朝人吃胙肉,无论是《如懿传》还是《延禧宫略》都有写过,而对胙肉无比拥戴的是乾隆爷,为什么这么说咱们下面分析!

首先咱们说一下,什么是清朝对胙肉的情感,按照皇帝的话说:“胙肉是忆苦思甜,现在的盛世来源于最初的苦难。”皇帝自然是要带着皇亲贵胄去回忆,怎么回忆就有一个载体,具体的事物,就是胙肉

回归一下正题,胙肉小故事千千万万,我想分享这一个。

根据《高宗实录》记载,当年雍正在册立太子前,想要考验他们一番,便准备了半生不熟的胙肉,看他们能不能怀着对先祖尊敬的心吃下胙肉

可想而知,平时锦衣玉食惯了的皇子们,个个愁眉苦脸,难以下咽,就在此时,一位皇子站了出来,他面不改色地吃完了他那份胙肉(猪肘子),得到了雍正帝的赞许,此子便是乾隆。兴许是乾隆爷很“怀念”当年那段时光,所以他上位后,最爱赏赐众人猪肘子,大臣们简直是“含泪啃肘子”。

胙肉

胙肉

●●●胙肉

胙肉到底怎么吃?

其实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怎么说呢?就像咱们看电视剧一样,皇帝叫你们吃胙肉,大家伙都没办法,怎么吃呢?延伸出欺上瞒下吃法!

一、糯米纸吃法:提前在酱油缸里泡几天,然后放进其他佐料,使整张纸充满浓郁酱香。等到皇帝赏赐胙肉那天,就偷偷把糯米纸裹在胙肉上再吃,比起白水煮肉,简直香到不行。

二、盐袋子:提前在装好一个袋子,里面搁着盐巴块,吃的时候小心一点蹭着盐巴在咽下去。

所说这两种吃法,必须小心谨慎要是被发现轻则议罪、发配,重则全家问斩。所以说大多数人选择老老实实的吃着白水煮肉,大部分肉也不好说是生的还是熟的,但还要“高兴的”咽下去。

有的人要是对吃这些生肉有些抵触的还会吐出来,但在当时都是大不敬之罪,搞不好就要掉脑袋。

可见这个仪式,相当的恐怖。它本身代表你走进了政治中心,又会因为小小的失误备受责罚。

正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点击蓝字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