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命若琴弦解读)


史铁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却在大好年华21岁伤残了双腿,自此一生都在探寻生命的意义。纵观他的一生,我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完善自己,照亮别人。而他这些力透纸背的文字到现在也依然给与着我们精神的供养。

他曾经说过:“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那意义本非与生俱来,生理的人无缘与之相遇。那意义由精神所提出,也由精神去实现,那便是神性对人性的要求。”

曾听人说,如果把史铁生的一生凝聚成一篇文章的话,那就分别是散文《我与地坛》和小说《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的故事梗概其实很简单,主要是讲一老一小两个瞎子师徒相依为命,各执一把三弦琴一起浪迹天涯,在与命运抗争的同时,又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

如此简单的故事梗概,史铁生却写出了跌宕起伏的感觉,让我们的心一直跟着在希望和失望中交织,不得不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目的还是过程?

一、希望与绝望的交织

老瞎子这五十年来的唯一希望就是弹断一千根琴弦,这样他就可以把他师傅钳在琴槽里的秘方取出来抓药,这样他就可以看一眼这个世界。

为了这个希望,他几十年来不停歇的流窜于各个村落之间,一根一根用命拉紧琴弦来弹奏。日子一天天过去,村庄一个个走过,他的心也一天天紧张起来,因为他预感到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眼前,就在这个夏天。

终于,在夏日的某一天晚上,他一下子弹断了最后两根琴弦,盼望了整整五十年的光明马上就到眼前,他激动的天不明就上路去药房抓药。

命若琴弦

可是在药铺却被告知,这张他用心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竟是一张无字白纸。那一刻,他的身体像被人掏空了一样,摊在了药店门口。

老瞎子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的苍白。

这些年来吸引他活下来的东西骤然消失,久存心间的希望落空,巨大的绝望落差袭来,在七十岁这个档口,他的人生已经找不到再活下去的任何意义,身体也开始一天天的迅速衰老下去。

如果最后不是想起小瞎子这个十七岁的徒弟还在等他,他可能就这样走到灯枯油尽了。小瞎子才十七岁,不能像他一样没有活下去的希望。

小瞎子就是老瞎子在绝望中的希望,他要把这份希望传承下去。于是他挣扎着回去,找到了因为喜欢的姑娘兰秀儿外嫁,已经躺在雪地许久想要寻死的徒弟。

重蹈当年师傅对他做过的事情,他为了重燃徒弟生活下去的希望,把那张无字药方钳进徒弟的琴槽里,并告诉他一定要诚心诚意的弹断一千两百根琴弦,这样药引子才灵,就可以去抓药重新看到这个世界。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

故事的结尾,关于希望和绝望的故事再次上演。小瞎子也会重蹈老瞎子的人生,或许这一千两百根琴弦,他到死都没有弹够,那他就不必再经历老瞎子的绝望,一辈子只活在希望之中,这种结局对于他来说无疑也是最好的。

命若琴弦

二、目的与过程的悖论

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哪怕就看一回。那就弹你的琴弦,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小瞎子在被老瞎子救活后,不甘心为什么自己成为一个瞎子,产生了想要看一回世界的愿望,这个是小瞎子活下去的目的;而老瞎子说需要弹够一千两百根琴弦,才能去抓药梦想成真,这个是让小瞎子活下去的过程。

正因为老瞎子在回来的路上,顿悟了其师傅的临终遗言,明白了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意义:不过是给他活下去的一个念想,一个目的。而在这个目的的支撑下,这些年他所经历的“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曾经是他所忽略了的欢乐。

所以他把这份目的也给了自己的徒弟,让他有一份新的动力,只不过出于爱心,他把这份过程加量。从之前师傅的弹断八百根,到他的弹断一千根,上升到了小瞎子努力一辈子,或许都完不成的数量:一千两百根,让他一辈子都活在为这个目的而努力拼搏的过程中。

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在弹断一千两百根琴弦之前,小瞎子就能“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

张爱玲曾经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无疑老瞎子是懂得小瞎子的,而史铁生也是懂得的。

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表面来看是说书瞎子的悲剧几辈人重演的故事,可是实际上史铁生想要告诉我们的是:“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其实我们在现实中也是这样,每个人都为了一个目的而去努力、奋斗,而努力、奋斗的设置就是生活的过程。我们设置理想,不是为了想要实现它,而是用它来引导我们往前走,走出来一个美好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过程也就是目的,它们是等同的。

可是它们又是不同的,因为终其一生,小瞎子都会生活在老瞎子的谎言中,徒劳的重复他的过程,永远到达不了他想要的目的--看一眼这个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悲哀的,这也是目的和过程的悖论所在,因为它永远不可能实现。

三、生命的意义所在

一根琴弦需要两个点才能拉紧。心弦也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

如果拿琴弦来比喻生活,就是不管我们在生活中遭受多少挫折,都需要积极地面对它,继续怀抱理想,努力将生命弹成一首精彩的乐曲。

小说中的“瞎子”其实是一种象征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这些看似身体健全的人,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瞎子”所象征的盲视人群。

现实中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的意义却好像在逐渐离我们远去。经常会听到有人发出灵魂之问:“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那活着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给出了解析:“在任何情况下,人的生命都不会没有意义,而且生命的无限意义就包含着苦难、剥夺和死亡。”

而英国作家约翰·科廷汉也明确表示:“人生的意义在于那些有价值的活动和事业,它们使我们成长为真正的人。”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老瞎子和他的师父都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并践行了下去。因为他们虽然经受和看穿了生活的欺骗,但依然出于善良和爱心,把用谎言编织的美好和希望传给了下一代。

而他们也在此行动中,内心得到了涤荡、人格得到了升华。一如史铁生身残志坚,依然用他的文字温暖了世间所有的不如愿。虽然他的身体是残缺的,但是他的思想是伟岸的。

结语

命若琴弦》用朴素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的哲学问题,在平淡无奇中又包含深邃的生命意义。

在希望和绝望转换之际,在目的和过程抉择之间,探究生命的意义所在。不止对于身处困境的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就是对于我们这些平常人,在看这篇小说时,都可以获得对于生命勇往无前进取的力量。

作者简介:思然,写作践行者,想要用文字提升自己,时刻走在精进路上的90后妹子。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