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微(杜微防渐的意思)


见微知著,窥斑知豹。

杜微是蜀汉的边缘人物,几无事迹可考。其列传的四百余字中,倒是有三百余字的篇幅用于辑录诸葛亮的书信。

由于杜微的重要性较低,因此这篇书信往往不被留意,但仔细阅读,会发现其中隐含了海量信息,几乎可以媲美《出师表》。

从这篇书信中,不仅可以窥见蜀汉的政治架构、益州的主客分野,还反映出诸葛亮的用人理念与外交策略。

陈寿有良史之才,《三国志》又以惜墨如金著称。因此这篇被全文辑录的书信自然具备特殊的分析价值。本文想就诸葛亮的书信,论述其中隐含的信息与彼时的历史背景。

本文共 5500 字,阅读需 11 分钟

绪论:杜微的事迹与政治倾向

分析诸葛亮的书信之前,需要谈一谈杜微的政治立场。这有助于理解诸葛亮修书的目的与当时的历史背景。

杜微是梓潼涪县人,属于益州士人。人所共知,刘备入蜀后重用荆楚人与东州人(流寓益州的三辅人与南阳人),对益州土著则持贬抑打压态度。

昔豫州(豫州牧刘备)入蜀,荆楚人贵;公孙述时,流民康济。--《华阳国志》

杜微传》对传主的早年履历记述,也颇富春秋笔法的色彩。该传称传主是梓潼人,“少受学于广汉任安”,看起来似乎有游学的经历,实际不然。

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人也。少受学于广汉任安。--《蜀书 杜微传》

因为梓潼本属广汉郡,刘备入蜀之后为了酬报霍峻镇守葭萌的功绩,从广汉郡中分割出梓潼郡,以霍峻为太守。

先主定蜀,嘉(霍)峻之功,乃分广汉为梓潼郡,以峻为梓潼太守。--《蜀书 霍峻传》

杜微

刘备分广汉为梓潼郡,以霍峻为太守

换言之,梓潼涪县的杜微,受学于梓潼绵竹县的任安(见《后汉书 任安传》),本来只是士人在家乡学习的常见行为;但通过陈寿“草蛇灰线”的笔法叙述,杜微在“本郡求学”的经历,便莫名其妙成了“在外游学”。

开篇的寥寥数语,即点明刘备入蜀后对益州旧有格局的破坏。

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杜微在刘璋执政期间(194-214)还曾短暂出仕,但刘备入蜀后,杜微便“称聋,闭门不出”。

刘璋辟为从事,以疾去官。及先主定蜀,(杜)微常称聋,闭门不出。--《蜀书 杜微传》

因为刘璋与刘备虽然同样来自外州(刘璋籍贯荆州江夏),但刘璋对益州士人颇为重用(见《英雄记》、《益州耆旧传》),而刘备对待益州人则颇为怠慢。

(王)商字文表,广汉人,以才学称,声问著于州里。刘璋辟为治中从事。--《益州耆旧传》

州牧刘璋,辟(周群)以为师友从事。--《蜀书 周群传》

因此诸葛亮秉政时(223-234),鉴于“益州疲弊,危急存亡”的险恶局面,需要统一战线,笼络人心,才会屡次降尊纡贵,致信杜微,希望对方配合统战工作。

蜀汉的政治架构与益州的主客分野

正如前文所述,益州存在泾渭分明的主客分野。益州人虽是这片土地的旧主,但在刘备集团入蜀后,主客次序便出现了彻底颠倒。

按《先主传》记载,刘备入蜀后曾大肆提拔群臣,但实际上这些受到擢拔的人物中,唯有黄权、彭羕二人来自益州,其余均为荆楚人或东州人。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蜀书 先主传》

不仅如此,刘备还默许并支持诸葛亮在蜀中实行严刑峻法,凶狠地镇压益州豪强,搞得怨声载道。

(诸葛)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裴松之

当时就连刘备的谋主法正(籍贯扶风,属东州集团)都认为这种行为太过露骨,劝诸葛亮“缓刑弛禁,以慰其望”。而法正的理由更加直白,是“客主之义,宜相降下”。

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答法正书》

杜微

法正:客主之义,宜相降下

所谓“客主之义”,隐喻何事不言自明。考虑到法正是东州出身,与益州毫无关联;连他都看不下去,可见刘备在世时对益州豪强的高压手段达到了何种程度。

这种临时性质的政策当然是不能长久的,尤其是在刘备兵败夷陵(222),蜀汉元气大伤之后,便更需要笼络人心,安抚土著豪强。

因此诸葛亮秉政之后(223),便改弦更张,开始“约官职,修法制,筑高台于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

(诸葛)亮乃约官职,修法制,筑高台于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张澍辑《诸葛亮集》引《华阳国志》

这里的“四方之士”,主要指益州士族。《杜微传》记载,诸葛亮“选迎皆妙简旧德,以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杜微为主簿”。

其中秦宓是是广汉绵竹人,五梁是犍为南安人,杜微是广汉涪人,均是益州出身。

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杜)微为主簿。--《蜀书 杜微传》

除了上述文职之外,诸葛亮还擢拔了一批益州出身的地方守、令。

比如吕凯为云南太守、马忠为牂牁太守;曾参与南中叛乱的地方豪帅孟获、孟琰、爨习等人,也被授予显职。其中吕凯是永昌人,马忠是巴西人,孟琰是朱提人,孟获、爨习是建宁人。

注:一说孟琰为孟获族人,但按《华阳国志》记载,二人籍贯相异。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以(马)忠为门下督。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蜀书 马忠传》

诸葛亮平南中,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建宁孟获为官属。--《华阳国志》

由此可见,诸葛亮秉政期间(223-234),曾大力擢拔益州才俊。结合刘备死后(223)南中豪强曾集体叛乱的历史背景,诸葛亮这种绥靖行为,可以视作对益州大姓的笼络,即马谡提出的“兵战为下,心战为上”。

(马)谡对曰:“……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襄阳记》

杜微

诸葛亮妙简旧德,延揽益州士人

理由亦不难理解。在人心思变的情况下,荆州集团做出一些姿态,让渡一些利益,可以大大降低益州人叛乱的潜在隐患。

当然,考虑到丞相府幕僚与前线领兵的将领大部分仍是荆州出身,可知诸葛亮这种“矫情忍性”的做法,实际是出于稳定大局的考虑,未必出自本意。

结合时代背景看,诸葛亮这种行为的目的性过强,自然引起了一些益州士人的反感。比如杜微便“称聋不出”,故意拆台。

诸葛亮的用人理念

杜微“称聋不出”,自然引来诸葛亮的极端不满。不过鉴于彼时(224)南中叛乱尚未平定,因此诸葛亮也不敢严惩杜微,只好旁敲侧击,借书信来劝说杜微接受朝廷征辟。

建兴二年,丞相(诸葛)亮领益州牧……以(杜)微为主簿。--《蜀书 杜微传》

诸葛亮在书信开篇,列举了“王元泰、李伯仁、王文仪、杨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宝”等人,诉说他们对杜微的赞许。

王元泰(王谋)、李伯仁、王文仪(王连)、杨季休(杨洪)、丁君干(丁立)、李永南兄弟(李邵、李朝)、文仲宝(文恭)等,每叹高志,未见如旧。--《蜀书 杜微传》

这些人物并不是诸葛亮随机列举的,而是有所隐喻。其中王谋是汉嘉人,杨洪是犍为人,李邵兄弟是广汉人,文恭是梓潼人。

上述诸人中,除了王连是荆州人,丁立籍贯不详之外,其余均出身益州。实际从丁立盛赞杜微的记载看,他很有可能也是益州人。

至于王连,早在刘璋时代便入蜀,可以视作东州集团成员,与益州的关系也相对密切。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蜀书 王连传》

换言之,诸葛亮是在侧面表达他与益州大姓的友善关系,证明其改弦更张的决心。

诸葛亮唯恐杜微不明白弦外之音,又补充说“朝廷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

朝廷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指杜微)因天顺民,辅此明主。--《蜀书 杜微传》

杜微

朝廷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

朝廷,即皇帝的代称,指刘禅。此话是隐喻刘备已死,新君自有新气象;至于“爱德下士”,则是说新朝用人不拘一格,不会像刘备那样过分打压川蜀土著,实际也是安抚益州豪强的一种姿态。

诸葛亮最后表示,如果杜微“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绝(指拒绝接受征辟)”,那便是不合时宜的举动了。

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绝,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蜀书 杜微传》

杜微的政治倾向与蜀汉的外交策略

对诸葛亮降尊纡贵的书信请求,杜微不为所动,坚持“自乞老病求归”,狠狠驳了诸葛亮的面子。

(杜)微自乞老病求归,亮又与书。--《蜀书 杜微传》

因此,诸葛亮在第二封书信中,便比较严肃地批评了杜微

从诸葛亮的措辞中,可以看出以杜微为代表的益州士族,立场是比较倾向于曹魏的。

其实益州豪强与曹魏的勾结,在《蜀书 卷十二》的诸列传中体现得相当明显。

张裕、周舒、周群、杜琼、谯周等益州学者均大肆宣扬“代汉者魏也”,“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等耸人听闻的悖逆言论。

时人有问:“春秋谶曰代汉者当涂高,此何谓也?”(周)舒曰:“当涂高者,魏也。” --《蜀书 周群传》

(杜)琼又曰:“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汉已来,名官尽言曹,使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蜀书 杜琼传》

(谯)周缘(杜)琼言,乃触类而长之曰:“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蜀书 杜琼传》

杜微传》虽然没有记载传主的具体立场,但其政治倾向,从诸葛亮的书信内容中便一目了然。

诸葛亮在第二封书信的开篇,便严厉地表示“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

(诸葛)亮又与(杜微)书答曰:“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蜀书 杜微传》

所谓土龙刍狗,即泥糊的龙,草扎的狗,隐喻不合礼法的篡位者。虽然曹丕代汉是通过“禅让”这一礼仪工程实现,但在刘备、诸葛亮眼中,曹丕是理所当然的僭越之主。

换言之,诸葛亮之所以贬低曹丕的合法性,正是针对杜微为代表的益州士族。在诸葛亮看来,杜微本应帮助自己出谋划策,讨伐魏室,结果却“欲求还于山野”,实在是令人愤怒。

(诸葛亮)欲与群贤(指益州士人)因其邪伪,以正道灭之(指曹丕)。怪君(指杜微)未有相诲,便欲求还于山野。--《蜀书 杜微传》

这实际是诸葛亮在警告对方不要三心二意,朝秦暮楚,若胆敢私通曹魏,是要承担相应后果的。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诸葛亮还分析了未来的外交局势,以及魏蜀吴三方的关系。

诸葛亮称“曹丕大兴劳役,以向吴、楚”。吴即扬州,楚即荆州,彼时(224)的吴、楚均属东吴。

(曹)丕又大兴劳役,以向吴、楚。--《蜀书 杜微传》

杜微

曹丕又大兴劳役,以向吴、楚

当时吴蜀同盟虽然还没有正式恢复(刘备死后,邓芝出使受到了孙权的冷遇,见《邓芝传》),但诸葛亮看到了魏、吴的关系变化,并精准预判到吴蜀同盟的前景,所以断定曹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统一。

诸葛亮还在信中隐隐透露了自己的伐魏计划。他认为应该在曹丕伐吴受挫时,出兵北伐以定天下。

今因(曹)丕多务,且以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蜀书 杜微传》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隆中对》

实际从历史发展看,曹丕死后(226),诸葛亮便进屯汉中(227),翌年(228)展开了首次北伐。可知诸葛亮在书信中所言非虚。

考虑到这篇书信的写作时间(224)比《出师表》的成书时间(227)还要早三年,可知其历史价值之高。

因此,诸葛亮才会在第二封书信的末尾,对杜微表示“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欲求去乎”。

简言之,诸葛亮不需要杜微在阵前临敌应对,只需要杜微“以德辅时”,即出仕做官,装装样子即可。

君(指杜微)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欲求去乎?--《蜀书 杜微传》

在诸葛亮看来,杜微“汲汲欲求去”的行径,无异于同蜀汉做身份切割,意在对曹魏示忠邀宠,实在是不可容忍的举动。

非常遗憾的是,杜微最终还是拒绝了诸葛亮的邀请,坚持闭门不出。诸葛亮也便不再浪费时间,授予对方一个“谏议大夫”的职位,“以从其志”。

其(指诸葛亮)敬(杜)微如此。拜为谏议大夫,以从其志。--《蜀书 杜微传》

其实诸葛亮这种行为颇有嘲谑色彩。因为谏议大夫的职责是“掌顾问应对”(见《续汉书 百官志》),但杜微本人却“称聋”,连日常交流都得通过书信笔谈,可知其根本没有“顾问应对”的能力。至于所谓的谏议大夫,更无异一纸空文。

(诸葛)亮以(杜)微不闻人语,于坐上与书。--《蜀书 杜微传》

换言之,诸葛亮这种略显滑稽的行径,实际是指桑骂槐,故意埋汰对方。

杜微没有受到进一步迫害,也是历史环境使然。彼时(224)南中之乱尚未平定,益州疲弊,危急存亡。诸葛亮为了安抚人心,不敢也不能严惩杜微,所以只好借“谏议大夫”的头衔,讽刺这个“心向曹魏、称聋不出”的益州名流。

小结

杜微虽然籍籍无名,但诸葛亮给杜微的书信却价值连城。

在这篇字字珠玑的书信中,不仅能看到益州的主客分野与蜀汉的政治架构,还能看到刘备治下益州士族“亲曹”的政治立场,以及诸葛亮秉政时的用人方略。

在南中叛乱的背景下,诸葛亮“妙简旧德,延揽四方之士”,大举提拔益州士族。这种行为固然有表演的成分在内,但也符合当时的统战需要。

诸葛亮从曹丕“大兴劳役,以向吴楚”的行为中,又敏锐嗅到了恢复吴蜀同盟的可能,充分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大局观。

从书信的细节部分,甚至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北伐之计。鉴于这篇书信的成文时间比《出师表》还要早三年,其价值之高,实难言喻。

杜微

育养民物,并治甲兵,然后伐魏

遗憾的是,由于杜微的立场过于坚定,对蜀汉的招募延揽始终不予配合,导致诸葛亮的努力无疾而终。

其实从宏观层面看,陈寿把杜微放在《蜀书 卷十二》的卷首颇有巧思。

杜微的名望与事迹,他本不应占据如此显眼的位置。但也恰恰是因为杜微对蜀汉政权的不配合态度,才使他受到陈寿的特别看重。

理由很简单。陈寿与杜微同样出身益州大族,他对刘备集团重用荆楚人、贬抑川蜀人的施政理念当然是持反感态度的。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晋书 陈寿传》

安汉县号出人士。大姓陈、范、阎、赵。--《华阳国志》

陈寿把《刘焉传》、《刘璋传》置于《蜀书》卷首,亦出于这种心态。实际是借修史来抒发个人政见。

二牧(指刘焉父子)不从董、袁群雄之例,而列《蜀志》首,(陈寿)非夷昭烈(指刘备)于割据也。--《义门读书记》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宏观层面分析陈寿的修史背景,还是从微观层面分析诸葛亮的书信内容,《杜微传》确实具备了极高的史学价值,可谓窥斑知豹、见微知著的范例之作。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