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用法用量(胺碘酮用量极量)


问题二:胺碘酮在盐水中不稳定是因为 pH?

众所周知,用来配伍的溶液需要考虑溶媒本身的酸碱性。比如硝普钠不拿盐配,是因为硝普钠在呈酸性的 GS 溶液中更稳定,而在呈中性(或者说更偏碱性)的 NS 溶液不稳定。

那么,胺碘酮在盐水中不稳定是因为溶液的 pH 吗?

普遍认为,胺碘酮是碘化苯并呋喃衍生物(苯环上二碘取代),性质不稳定,偏酸的环境可抑制胺碘酮的降解,而葡萄糖注射液相对于氯化钠注射液偏酸性,利于胺碘酮注射液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好奇的我查了一下胺碘酮的配伍禁忌,发现胺碘酮在5% GS 和 0.9% 氯化钠溶液中的配伍信息均是「易变化」,详细的信息如下:

在氯化钠配伍部分,共测试了 4 种浓度的胺碘酮(2 mg/mL、1.8 mg/mL、0.6 mg/mL 和 0.84 mg/mL)与生理盐水配伍的稳定性。

其中 0.6 mg/mL 胺碘酮出现物理上不相容,原因主要是因为「盐析效应」,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并不明确;而 0.84 mg/mL 胺碘酮由于暴露于荧光灯下光解,6 小时内可损失约 5%,其他浓度配伍较稳定。

胺碘酮用法用量

而在GS 配伍信息中,我们发现,除了 0.6 mg/mL 胺碘酮在 PVC 塑料容器中会产生化学变化外(同浓度玻璃容器、注射器中均稳定),其他提供的 9 个不同浓度(1 mg/mL、9.37 mg/mL、6.25 mg/mL、12.5 mg/mL、18.75 mg/mL、25 mg/mL、1.8 mg/mL、2 mg/mL)胺碘酮和 5% GS 配伍均稳定。

由此可知,胺碘酮的确与 GS 配伍更稳定,但其在盐水中不稳定并不是因为溶液的 pH 关系,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胺碘酮在生理盐水中的浓度相关不稳定性。

问题三:胺碘酮的不稳定性究竟与何有关?

造成药物和溶剂配伍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三类:

物理不稳定性:一般而言,物理方面的不稳定性问题仅是药物的物理性质改变,但药物的化学结构不变;

化学不稳定性:药物与溶剂产生化学反应而导致药剂分解;

生物不稳定性:由于微生物的滋长,引起药剂发霉、腐败或分解。

而由上文可知,胺碘酮与盐水配伍所出现的「盐析效应」属物理不稳定,且与浓度有关,由此,总结此问题如下:

1. 盐水中的氯元素不能置换出胺碘酮中的碘;

2. 胺碘酮在盐水中不稳定与 pH 关系不大;

胺碘酮用法用量

3. 问题的关键在于胺碘酮在盐水中的浓度相关不稳定性;

4. 不要浪,胺碘酮请用糖配!!!

附胺碘酮用法大全:

在临床上,胺碘酮分为两种剂型,口服制剂和静脉制剂,其中,静脉制剂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主力军。

1. 室颤或无脉性室速

300 mg 或 5 mg/kg 胺碘酮以 5% 葡萄糖溶液稀释后快速静脉推注,根据病情可间隔 10~15 分钟后重复追加 150 mg 或 2.5 mg/kg;

室颤转复后可使用维持剂量,维持剂量为 0.5~1 mg/min,给药后第一个 24 小时,前 6 小时以 1 mg/min 维持,后 18 小时以 0.5 mg/min 维持,第一天总量一般控制在 2~2.2 g,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超过该用量,但需监测不良反应。

2. 室速或房颤

首剂 150 mg,以 5% 葡萄糖稀释后推注 10 分钟,必要时可 10~15 分钟后重复追加 150 mg,静脉维持剂量同室颤时用法。

近年来国际上推荐在房颤及室性心律失常时可用 300 mg(或 5~7 mg/kg)在 30~60 min 内静脉滴注。

常见副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停搏、肝功能异常、新发室速、心衰等。

3. 口服制剂:可用于房颤及室性心律失常

1)负荷量:每日 1.2~1.8 g/d(住院患者)或 600~800 mg/d(门诊患者),分次服用,总量达 10 g 后改维持量;

2)维持量: 多数为 200~400 mg/d,室性心律失常的维持量可偏大。

注意:心源性休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碘过敏或既往使用胺碘酮造成严重不良反应者禁用。

推送太多找不到?简单 3 步设置星标 ,「订阅号」列表每晚 21:00 不见不散!

首发:心血管时间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