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和尚度柳翠(月明和尚度柳翠)


“大头和尚”是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哑舞,俗称“抛大头”,在海曙区集士港镇翁家桥村已流传170多年。每逢过年,翁家桥村文化礼堂尤为热闹,伴随着敲锣打鼓声,一群带着大头面具的演绎者,装扮成“剃头郎”“老和尚”“柳翠婆”“小和尚”等造型,用机械、夸张的肢体语言展现诙谐风趣的民间故事。

2009年6月,“大头和尚”被列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翁家桥村被列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2年8月,“大头和尚”又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月明和尚度柳翠

“大头和尚”传承人相互交流经验。 (陈科峰 摄)

月明和尚度柳翠

“大头和尚”的演出乐队。 (陈科峰 摄)

缘起:取材民间 回归乡野

翁家桥村坐落在集士港镇东北角,与高桥镇接壤,距宁波市区仅4公里。村子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过去人们主要以务农为生,而“大头和尚”就是农闲时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农闲时节,村民们组织了一个民间艺术班子——“太平会”,演出节目以哑舞为主。所谓哑舞,就是演员戴着面具,穿上彩服,不讲道白,不唱腔调,表演全用舞蹈动作,乐队也无须吹、拉、弹、拔,只用大鼓、大锣、钹、小锣等打击乐器,演员随着打击乐的各种节奏,用各种生动的舞蹈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从而展示整个故事的内容。

“大头和尚”是哑舞中的代表作品,取材于民间故事,根据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冯梦龙所著的“月明和尚度柳翠”故事改写,剧中的老和尚,就是原著中的月明。人们把他看成佛的化身,是除魔消灾、救苦救难的菩萨。那柳翠婆就是原著中的柳翠,在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一个火魔——火神菩萨,是民间最恐惧的灾难——火灾的象征。

“大头和尚”的表演道具和风格极富特色。表演中,演员会将纸制大头和尚面具套在头上,由两个分帖子的人领路挨家户分帖,口讲吉利话,待户主掏出红包后,便将贺年帖贴在门上,然后再表演舞蹈,动作机械、诙谐、滑稽,锣鼓节奏别具一格,充满欢乐气氛。

过去“太平会”是一个民间自行组织的业余舞蹈班子,人员少,服装美,道具简单,便于流动,各地的天井、明堂、晒场都能表演。翁家桥民间艺人历经苦心,不断实践,反复雕磨,经过170年的发展,“大头和尚”节目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剧中的“小和尚”机灵活泼,“老和尚”沉着幽默,“剃头师”机械滑稽,“柳翠婆”诙谐风趣,使观众捧腹大笑,百看不厌,历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和喜爱。

坚守:匠人匠心 “后浪”接续

“大头和尚”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如今已成为翁家桥村一张“金名片”。

天刚刚亮,“大头和尚”的第八代传承人、今年80岁的老人马宝春就拿着两把钥匙来到翁家桥村文化礼堂。“两把钥匙,一把开祠堂门,一把开老年活动中心,这两个地方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翁家桥村的文化礼堂。”马宝春说,自己主要负责管理“大头和尚”的物品,只要有空就会来把服装、道具进行收拾整理,天气好还会拿去清洗晾晒。

随着马宝春的脚步,我们来到翁家祠堂的陈列室,其中一间厢房专门作为“大头和尚”的资料陈列室。据介绍,这座祠堂建于民国时期,是当年翁姓先祖所建,改建成为文化礼堂后,来这里的村民就非常多。我们一边聆听着,一边走进了这座古色古香的祠堂。祠堂主体坐北朝南,属合院式结构,占地面积518.25平方米,中轴线由南向北,分别为照壁、门屋正殿后进厢房等建筑。天井左侧的厢房就是“大头和尚”陈列室。

面具、服装、乐器……陈列室内琳琅满目的物品被整齐放置,也将马宝春带进了回忆里。“你看,这个是‘小和尚’,这个是‘柳翠婆’,这些是他们穿的鞋子,这边呢,是我们的演出内容和演出经历。这个柜子里陈列的是我们亲手制作的面具……”提起“大头和尚”,马宝春总有说不完的话,他和陈列室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有着深深的感情。

1954年出生的马宝春,12岁就开始登台表演,如今已酣舞68年,公益演出超过1000场。从“小和尚”到“柳翠婆”,再从乐手到导演,演了60年的马宝春对于“大头和尚”已经太过熟悉。“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把大头和尚传承下去。”马宝春说,随着年纪的增长,如何将“大头和尚”传承下去成了他时常考虑的问题。

于是,“大头和尚”有了第九代继承人翁旭军和翁维军,年轻的力量让非遗有了新的希望。2021年,市区两级联合,寻觅培育“大头和尚”年轻学徒,推荐80后的翁维军加入“薪火计划”中青年传承人群培养计划。37岁的翁维军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职员,自从2016年加入表演队伍以来,他只要一有空就会参与练习。如今,他已经可以“挑大梁”,是“小和尚”的成熟表演者。“前不久,我们还参加了海曙区的非遗活动,看到观众们被逗得欢笑声不断,我们也十分开心。”翁维军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

发展:与时俱进 传承焕新

不只是师徒传承,将民间艺术引入学校教育也是“大头和尚”非遗传承探索的重要一环。2009年,集士港镇中学被列为“大头和尚”教学传承基地。该校开辟了专门场地,每年在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中选拔60余人进行教学。

集士港镇、村两级也积极为“大头和尚”这一省级非遗项目的传承做着努力。集士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翁家桥村作为集士港镇“一村一品”建设的典型,在传承非遗中助力镇域文化建设蝶变。翁家桥村每周日会举行广场文艺活动,人人参与,汇聚最旺的人气。“善满集士港”翁家桥村专场上,非遗传承“大头和尚”这个“一村一品”特色在舞台展示,博得了百姓阵阵喝彩,同时吸引了更多人关注非遗、参与传承。

此外,翁家桥村还建立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平台,旨在弘扬传承“大头和尚”民间舞蹈文化,着力实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探索传承人保护有效途径,积累和创造经验,重点培养出一支中青年非遗骨干队伍。同时,积极推进翁家桥村“大头和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非遗不仅要传承,更要创新与发展,把节目跟群众的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对于我国传统民间曲艺的发展来说,如何融进更多现代元素,使之走进更多人的视线,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命题。在“大头和尚”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遇到这一问题。

自从2012年“大头和尚”被定为非遗项目之后,省级、区级专业舞蹈老师先后来给演员们进行指导,为了符合时代性,舞蹈老师对舞蹈动作进行了修改,适当调节故事情节,使表演内容更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以前表演要40多分钟,现在只有一刻钟左右。”对于剧目改革,马宝春说,以前“大头和尚”的角色有七八个,还有一个叠罗汉的动作,所有演员都压在“老和尚”身上,“老和尚”脚踩在一面锣上,要带着所有人转好几圈。改编后就只剩下“小和尚”“老和尚”和“柳翠婆”3个主要角色,以前的大鼓伴奏、狮子舞等也做了简化。“轻装上阵”不仅便于去外地演出,还能舞出新花样,2020年在海曙区举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中,“大头和尚”与摇滚乐结合,在天一广场展演,受到观众们的热烈反响。

而在民间乡野仍有一票“大头和尚”的老粉,爱看传统表演,进乡村表演依旧是延用传统剧本。因此,如今的“大头和尚”节目在演出中备有两个版本,去村镇表演时用老版本,而在节庆汇报演出时用新版本。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大头和尚”既传承了原本的节目特色,又创新融合年轻群众的喜好融入现代生活。正如马宝春所说,“只要主题内容没变,‘大头和尚’的魂就在。”

“咚咚咚,锵锵锵……”喧闹的锣鼓声中,戴着大头面具的“小和尚”“老和尚”“剃头郎”“柳翠婆”自带喜庆的气氛,一摇一摆地走出来……如今,传承百余年的“大头和尚”节目还在各地一场接着一场表演,这项省级非遗也将继续承载着翁家桥村人的骄傲与自豪,不断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月明和尚度柳翠

排练中的“柳翠婆”。(陈科峰 摄)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