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精读(人间词话的isbn)


组队对抗惰性,跟着大师兄,一起签到学习!

“文学考研”微信公众号的第一轮《文学理论-古代文论》复习正式开始啦!第一轮复习主要以【通读和精读教材】为主,精读的速度不宜过快,不然会有遗漏。今年,大师兄将陪着大家一起读教材,把必须掌握的内容,一举拿下。

每个人的复习进度不一样,如果觉得自己惰性比较大,很难自主安排复习时间。那么,建议跟着大师兄一起复习。每天坚持打开“文学考研”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师兄推送的教材内容,然后签到。

大师兄会按照教材顺序,每天在公众号推送【复习内容】,有书的,可以跟着一起划重点,没有书的,可以做一下笔记。希望参加2019文学考研的师弟师妹们一起坚持学习!每天学习完,都可以在下面留言【签到】或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监督你学习!坚持才是胜利!加油!

三、名词解释:

诗言志:

是广泛出现在先秦的典籍中,以《尚书·表典》最早出现(离现今四千多年)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论家对诗歌艺术本质特征的认识,被朱自清先生誉为我国文学理论的“开山的纲领”。

以意逆志:

出自于孟子的《孟子·万章》,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孟子所谓“意”指表层意思,“志”指深层情志。此说反对望文生义,主张通过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

“知人论世”:

出自于孟子的《孟子·万章》,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要上与古人为友,只能读他的作品,要理解作品,就得了解其作者;要了解作者,就得把握其所处的时代。

通变:

“通”是规律的继承,“变”是性质的日新,是事物(包括文学)的继承革新规律。

思无邪:

出自孔子的《论语》,是评价诗歌的要点,“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无邪”根据朱熹的《论语集解》引包咸之说,“归于正”,也就是“雅正”的意思。

诗可以兴:

出自孔子的《论语》,是论诗歌的社会功能。兴,起也。诗,可以启发人的意志,可以鼓舞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诗本身讲,即要求具有艺术感染力,朱熹注为“感发意志”。

文质彬彬:

出自孔子的《论语》,是关于文艺的内容跟形式的关系的论述。原文论修身,引申到文艺范畴,从为人引申到为文,实质上就是内容跟形式的关系,强调二者的统一。

主文而谲谏:

人间词话精读

是汉代《毛诗序》关于诗歌怨刺的观点,指诗歌要用委婉曲折的方式来劝谏,用以比喻主文。

“六义”:

是汉代的《毛诗序》对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理论的总结,风、雅、颂、赋、比、兴。

《文赋》:

是西晋陆机的编著,《文赋》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论述的中心是:意与物的关系;艺术想象的重要性;强调创作灵感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从理论上提出创新,反对抄袭;论述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论述了自然景物之多变同文体多样性的关系;论述了文学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常犯的几种毛病。

应感:

是陆机所说的,也称作感兴,实际上是灵感。“应感之会”即作家创作时的灵感冲动。陆机认为当灵感来时是无法阻挡的,去时亦无法遏止;灵感藏而不发时,如同光息影灭;而灵感喷涌时,则如震响声起。作者必须及时捕捉时机进行创作。

永明体:

是南齐永明年间(483-493)沈约、谢月兆、王融等创造的一种新诗体。这种诗体的特点是,从文字的四声出发,有意识地运用声律学的原理,组成音节和声调都和谐的诗句,构成抑扬顿挫的诗歌音乐美。诗的体制大都短小,讲求押韵和对仗。

四声八病说:

是南齐沈约提出来的,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声即四声,用以定韵;二是病即八病,则用以求和。讲韵则重复呼应,讲和则参差变化,这样诗歌才有音韵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

神思:

神思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的篇名,是专论艺术想象的。“神思”一词,从魏晋以后逐渐被用于形容、说明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中的想象活动。从理论上对它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总结,则是刘勰。神思即艺术想象,具有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也就是所谓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始终不离感性(如闻珠玉之声、如见风云之色)的特点,它受到“志气”即感情和“辞令”两个因素的制约。

风骨:

风骨是我国古代文论物有的范畴。风即情志,骨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的结合所形成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的力量。风骨指作品具有充沛感人的思想情感内容和精纯委婉言所表现出的一种劲健清峻、刚健有力的艺术风格。

建安风骨:

是刘勰《文心雕·风骨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指建安文学中刚健有力、积极进取的壮美风格。

诗品:

是梁代钟嵘所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每卷一品,即上、中、下三品,品评了自汉魏至齐梁的122位五言诗作家。对每一位作家均有简要评语,探讨其渊源,标举其特色,指陈其短长。

直寻:

出自于钟嵘的《诗品序》实质上是对用典风气的一种态度。钟嵘认为“吟咏性情”的诗歌,都是描写目击身历的景象,根本不需要用典,因此他提倡“直寻”和“自然英旨”,反对声律和反对用典,其实质是主张自然真美。

滋味说:

人间词话精读

出自于钟嵘的《诗品序》,是诗歌的一种审美标准。作为诗歌美感的“滋味”,是指作品中蕴蓄着深厚动人的感情,能够引起读者的激动、联想和咀嚼回味,亦即指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最高造诣和情感性的特征。

汉魏风骨:

出自于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所推崇的汉魏时期的理想境界。是指汉魏文学中刚健有力、积极进取的壮美风格。

功夫在诗外:

出自于陆游的《示子遹》(或写给儿子的一首诗),是关于诗歌创作的经验之谈。诗外是指社会生活,强调现实生活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广阔的社会生活,壮丽的自然景物,有深刻的生活感受和丰富的生活积累,是诗歌创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诗缘情境发”:

出自于皎然的《论涅槃精义》诗,强调诗人的思想感情,必须通过一种意境,艺术地表现出来。取境,指诗的意境创造,即诗人通过艺术构思,使审美主体的情思与客观的物象感应交融,从而熔铸成自然和谐的艺术境界。

闳中肆外:

出自韩愈的《进学解》,闳中指作者的学识渊博。肆外,写出来的文章丰满充实,强调作家的学识与文化修养对创作的意义,在文学史上有积极的影响。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是对诗的本质特征的一个解释。他以树木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诗歌内容和形式必须相互统一的道理。“情”和“义”是指诗歌的内容,“言”和“声”是指诗歌的形式,强调诗歌和抒情相并重,强调诗歌要叙事。

其辞质而径:

出自于白居易的《新乐府序》,是对新乐府诗的语言要求。“质而径”即要求诗歌要朴素自然,浅显通俗,他认为只有朴素自然、浅显通俗的诗歌才会很好地发挥其政治和社会作用。

其事核而实:

出自于白居易的《新乐府序》,是对新乐府诗写作的要求,要求所写的内容真实可靠,使采诗者从诗中获得经得起核对的事实,目的是“救济入病,裨补时阙”。

韵外之致:

出自司空图的代表作《与李生论诗书》,就诗歌的形象和意境来说,必须做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近”是指诗歌的形象具体鲜明,如在目前;“远”,是指诗歌的意蕴深远,不尽于句中。能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人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给人以醇美的咀嚼不尽的美感享受。

韵味:

出自司空图的代表作《与李生论诗书》,表达韵外之致,韵内之止。就诗歌的形象和意境来说,必须做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近”是指诗歌的形象具体鲜明,如在目前;“远”,是指诗歌的意蕴深远,不尽于句中。能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人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给人以醇美的咀嚼不尽的美感享受。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出自于司空图的《与极浦书》。其中第一个象和景,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中具体的、有形的描写;第二个象和景则是指借助前一个象和景所比喻、暗示和象征出来的无形的、虚构的景象。体现了司空图对诗歌审美物质深刻的认识。

直致所得:

人间词话精读

出自于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是论“韵味说”的原则。诗人仔细深入地观察体验生活,自然可以领悟。而诗人主观感情与客观之境自然遇合,又会自致妙境。

思与境偕:

出自于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是论“韵味说”的原则之一,“思”,指作者所要抒写的主观情思;“境”,指作者为表达情思而创设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物境。“思与境偕”,是指诗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完美统一。

万取一收:

出自司空图的《诗品·含蓄》,是论“韵味说”的艺术表现原则之一。强调从纷纭挥霍的大千世界中,挑选出最具有特征又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现象,通过艺术虚构把它溶铸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

离形得似:

出自于司空图的《诗品·形容》,也是“韵味说”的表现原则之一。离形,即不拘泥于形似;得似,即得其神似。概括出其内在的精神本质。

妙造自然:

出自于司空图的《诗品·精神》,也是“韵味说”的表现原则之一。主张诗歌保持天然本色,语淡味隽,情淳意真,如天造地设一样,毫无雕琢的痕迹。

随物赋形:

出自于苏轼的《自评文》,是他创作的经验,他以“随物赋形”,来说明自己的思想感情是随着客观事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创作手法亦随之变化,文章“行”与“止”的变化,都是自然而来,不见人为痕迹。

“别材”、“别趣”说:

是严羽提出的诗歌审美特征论。他的具体说法是“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的思想。“别材”之“材”,指诗歌题材,“别材”是说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方面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规定。“别趣”之“趣”,指诗歌的艺术旨趣。“别趣”是说诗歌有其特殊的艺术旨趣,创作应以这种艺术旨趣的实现为目的,而不以一定抽象道理的阐发为目的,“别趣”又叫“兴趣”或“兴致”。“别材”是强调诗歌“吟咏情性” ,“别趣”强调诗的旨趣是审美享受。

妙悟:

出自于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关于诗歌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反复揣摩深入体会达到对对象的心领神会,彻底理解和掌握的境界。

熟参:

出自于严羽的《沧浪诗话》,是诗人进行妙悟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妙悟”的途径和方法。严羽把“悟”看作诗歌创作的关键,认为诗人“悟”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作品质量的优劣高下。枕藉李、杜,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

肌理说:

肌理说理论代表是清代的翁方纲。肌理说是一个以学问为本、通法于变,而一概求诸古人的诗学体系。肌理说代表了多数朴学家的诗学观点,因而形成了一派“学人之诗”。

意象说:

指诗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指已经通过艺术想象构思成熟,但尚未物态化的艺术表象,即意中之象。

独抒性灵:

人间词话精读

是公安派文论的核心,代表是袁宏道。在《叙小修诗》,首次明确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所言性灵大抵指一种敏于感受的情性,偏重于个人的审美情趣。性灵说有以下三个特点:(1)露。指倾泻情感、

发自本性而不加掩饰。(2)俗。指质朴、自然、真情。(3)趣。即是一种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的情趣。

性灵说:

是公安派文论的核心,代表是袁宏道。在《叙小修诗》,首次明确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所言性灵大抵指一种敏于感受的情性,偏重于个人的审美情趣。性灵说有以下三个特点:(1)露。指倾泻情感、

发自本性而不加掩饰。(2)俗。指质朴、自然、真情。(3)趣。即是一种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的情趣。

“现量”说:

“现量”是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借佛语说明诗歌意象生成的理论。王夫之认为审美意象的生成是诗人直接的审美观照。例:“‘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则禅家所谓现量也”,直接审美观照。他认识到意象生成中艺术直觉

的独特作用。

“势”:

是指诗文创作中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是非自觉的隐含思理、支配情意运动的自然趋势或法则。王夫之强调“势”要成为意中之神理”。

味外味:

所谓味外味,本是指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诗中获得的、来自诗中而又超越诗本智周万物、指向诗外的一种审美体验。最先明确以味外味为诗歌艺术极致的是司空图。渔洋倡导的神韵,也建立在传统味外味旨趣的基础上。传统味外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兴会:

是诗人在构思阶段的提笔挥洒之前一瞬间出现的灵感来临状态。

“格调”说:

最早把“格调”说作为作诗根本要求的是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的沈德潜受到前后七子的影响,标举“格调”说,格指表现思想的格式,调指诗歌语言的声调。

“性灵”说:(袁枚的)

“性灵”说是清代袁枚诗论的核心观点。“性灵”一词的涵义,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即性情和灵机。

《南词叙录》:

是明代徐渭所作。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南戏的起源、流变历程,声腔音乐、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家和作品。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一部较为系统地论述南戏的理论著作。

吴江派:

是明代以沈王景等人为代表的戏曲流派。认为戏曲的语言应该严守格律,不应该工巧而不合音律。吴江派主要成员有卜世臣、吕天成、汪廷讷、袁于令、沈自晋等。

临川派:

是明代以汤显祖等人为代表的戏剧流派,临川派曲论家主要有王思任、孟称舜、茅元仪、茅瑛等人。汤显祖曲论的基本主张是:强调充分表现剧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不受格律束缚。

立主脑:

是清代的戏剧家李渔提出来的戏剧的观点。“主脑”约略相当于今天说的“主题”,在这里强调了戏曲要突出中心人物和事件的重要性,实质上是对情节整一性的强调。

“声口”:

出自于金圣叹的《谈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最为强调,也分析得最为细致的,是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动心说:

出自于金圣叹的《谈第五才子书法》是一个创作方面的理论(即创作经验)。所谓“动心”,就是指的作家之“心”要深入到作品的人物情景中去。可以认为“动心说”就是“想象说”,就是“体验说”。

犯避:

出自于金圣叹的《读第五才子书法》对《水浒传》的创作经验的一个总结。所谓“避”,是指避免情节、人物的重复与雷同;“犯”则是有意地写出相近相同。

“熏”、“浸”、“刺”、“提”:

出自于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是关于小说艺术感染力的一个特点。“熏”就是以熏染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浸”就是“沉浸”,指小说具有代入的力量。“刺”就是指刺激,使情感急剧变化的作用。“提”即“提升”,指小说提升人格的育人作用,体现了梁启超对小说审美牲理解得比较深。

“天才说”:

天才是文学创作主体内在于自身又外化于创作的一种人格力量和历史道德感,是主体文学创作起源的精神特质。

“境界说”:

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著作中,是王国维文论思想的核心,是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境界绝不是景物与感情的简单分离,而是景物与感情的高度融合,是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辩证统一和生动艺术的表现。

“造境”与“写境”:

出自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王国维从创作方法对境界的分析。造境是根据理想虚构的境界,虽属于理想,但必须符合自然。写境是真实描写现实的境界,虽属于写实,但必须富有理想。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出自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境界。有我之境就是在这种境界中带有明显的“我”的主观思想,主观性较强。“无我之境”我的主观色彩不明显,相反客观性较强,是一种忘我之境。

“不隔”与“隔”:

出自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区别境界优劣的标准。“隔”是不好的境界,“不隔”才是好的境界。“不隔”语语在目前,“隔”如同雾里看花。这是说,语言尽其物象和感情,就是“不隔”;反之,语言描绘出的物象模糊、感情含混则为“隔”,达到“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学完,记得签到哦!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