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精读(人间词话的词话是什么意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讲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一说法流传甚广,但真正理解的人却不多。

人间词话精读

张静和叶嘉莹先生

近日,南开大学教授张静在B站的古诗词课中,对此做了精彩的解读。她说,这三种境界通俗地讲,就是孤独—无悔—顿悟。

而王国维的“断章取义”,或曰创造式的阐发,也蕴藏着我们当下读古诗词的意义所在——从前人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感受,这也是古典诗词在当下依然传承的生生不已的动力所在。

何以言诗?

文 | 张静

本文摘编自《南开大学张静教授的古诗词课》

大家可能会想:诗是好的,我们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这么多优秀的诗篇,我们可以大浪淘沙,选取“与吾心有戚戚焉”的那部分,再精读细读。但是,张老师你坐在这儿是干什么的呢?我想,我可能是跟大家一起畅游在诗海中的一个共同前行的人。

南京大学有一位专门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专家张伯伟教授,他曾经这样讲过:

西方的“文学批评”形成一种理性判断的传统,而中国的“说诗”是一种由情感伴随的活动。

——张伯伟

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一直以来就有说诗的传统,历代,我们不仅有很多的诗流传下来,还有很多的诗话、笔记也流传了下来。这个说诗的活动往往就是我们后世的读者,加入了自己的生活体认之后,与前人流传下来的诗作之间产生的碰撞,可能会给当下,乃至更加以后的读者,一些新的启发。

王夫之曾经讲过:

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王夫之

人间词话精读

王夫之(1619—1692)

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诗人、词人。

湖南衡阳人,号姜斋,晚年隐居石船山,故后人称之为“船山先生”。

什么意思呢?“一月千江水”,我们头顶上有一轮明月,但是这一轮明月投照在不同的江河湖海之中,就会有不同的倒影。那么,同一首诗,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产生的涟漪,也是不同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有着自己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阅读经历,所以也有我们当下关注、思考的不同的层面。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谭献(《复堂词录序》)

所以,一首诗投射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产生的涟漪完全不同,这也就给了我们说诗人一个空间。

就像清代的谭献他也这样讲过: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他说得就更绝对了,他说诗人完成了自己的创作,诗作问世之后,我们后世的读者能够从里面读出什么,这已经跟作者没有关系了。

人间词话精读

张静捧读她协助叶嘉莹先生选编的《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仅仅为了写在答卷上的需要,我们读诗,更多的是想读出自己的需要,读出自己的共鸣和感悟。

我可以跟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中国说诗的传统,我觉得最经典的,大家也最熟悉的,应该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大家想想看,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在宋代就已经创作出来了,为什么数百年之后,一直等到了王国维出现,才从中解读出了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呢?

而且王国维自己也讲,“若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我从晏殊的词里选了两句,从柳永、辛弃疾的词里又各揪出两句,然后把它们罗列在一起——就像我们说的断章取义似的,给它们重新编排成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这并非作者创作之初的原意。

人间词话精读

但是,可以让我们后世的说诗人、讲词者,给它重新赋能,加以解说的,一定是第一流的大诗人写出的第一流作品,这样的作品,才可以给后世的解诗人以足够的空间,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里面那种感发生命的深厚。

所以,我们常常也会面临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诗是好诗?什么样的词是好词?听老师讲这些诗,我觉得不错,但如果拿到一首新的作品,好像又不知道该如何评判。其实,我觉得有一个基本的评判标准:

一首诗生命力的强弱,在于它引起后世读者的兴发感动之力的厚薄、深浅和大小。

这一点,其实是很重要的,并不是说一流的作家他写的所有作品都好,小作家就永远写不出好作品。一个作品,并不是大家都说它是名篇,它就是名篇了;或者经过一个重要人物的点评,它就一下子跃居文坛榜首了,不是的!

其实就像歌词里所唱的那样:“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优秀作品的是非短长,它也有一杆秤,这个秤的秤砣就在我们读者的心中。一首诗也许其他人读来没有什么感受,但是你却恰恰从里面能够读出自己的一种体悟,我觉得对你来讲,这首诗就是好诗。

人间词话精读

张静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面所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它取自晏殊的《蝶恋花》:

《蝶恋花》

北宋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我们先来看这首词,在晏殊创作的原意里面,好像就是写了一种相思、怅惘,写了自己的夜不能寐,而且有一种人与物之间的相互映衬。

比如,第一句“槛菊愁烟兰泣露”,“愁”“泣”都带有非常强烈的情感的投注,读第一句就能知道他这里面主观的情绪是怎样的。

后面“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这个“双”就交代了主旨,这首词它主要是在讲主人公的形单影只,看到了燕子的“双飞去”,当然也就在对应主人公他自己的这种惆怅,这种孤独和寂寞。

“明月不谙离恨苦”,我们的流行歌里是怎么唱的?“月亮走我也走”,“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是晏殊很聪明,他是反其意而用之,他说“明月不谙离恨苦”,说它根本不了解,如果它知道我现在的这种焦灼、忧虑,它就不应该整夜照着我这个未眠的人。“斜光到晓穿朱户”,我这一晚上一直没有睡觉,所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月光一直在照着我的床帷。

因为他一夜未眠,所以“昨夜西风凋碧树”,看到的是“西风凋碧树”,因为他很孤独。我们看,前面是“燕子双飞去”,现在是“独上高楼”,“双”和“独”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对举。“望尽天涯路”,因为我这份孤独,我来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独上高楼”之后,“望尽天涯路”。

人间词话精读

图源《中国美术全集》

这个“望尽”,他望的是谁呢?是自己相思怀念的对象所处的方位吗?因为有了这份思念,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愿望,所以“欲寄彩笺兼尺素”,我多么希望能够把我的这份相思怀念寄达给对方。这个“兼尺素”还有一个版本是“无尺素”,我想向他表达,但是无从下笔。“兼尺素”就是说我既想把我的情感的丰富性,又想把它的本色性(“彩笺”和“尺素”的两方面),都能够呈送给他。但是可以实现吗?“山长水阔知何处”,这个理想是无法完成的,最终只能落空。

所以我们看,好像这首词就是写了一种秋日的怅惘,一种相思的感受。

但是,王国维为什么可以从里面解读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重境界呢?

第一种境界:孤独

因为这首词里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孤独。我记得前些年大学生里面流行一句话:“我读的不是大学,是寂寞”。当你有了这种感受的时候,要恭喜你!为什么?因为成大学问、大事业,必经孤独这样的一种感受,这是第一个层次。

“独上高楼”,当我们忽然间来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这个时候你注定感觉是孤独的。比如说我们离开了自己的故乡,离开了亲人,来到大学之后,面对一个新的环境,虽然是“高楼”,我们的学业来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但是我们确实会感到孤独。因为以前我们可以依凭的一些人和事忽然间都不复存在了。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我们要重新树立自己的人设,要建立起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新的定位,“独上高楼”。

但是你想过吗?恰恰这样的时刻,是我们可以把未来看得更真切,思考得更清晰的时刻。为什么?因为“昨夜西风凋碧树”,以前我们登高,就像盛夏的时候,看到的是浓密的枝叶,遮蔽了我们的视线。但是等到“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候,我们再上高楼,就可以看得更加广远,更加清晰。

人间词话精读

图源《中国美术全集》

这是第一个层次,非常的重要——当我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体验到孤独是必然的。在前行的道路中,只要我们是在往上走,只要我们是在不断地努力精进,就会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孤独。

但是“望尽天涯路”,这恰恰是我们可以把未来看得更真切,为自己树立的目标更精准的时刻。如果我们树立好了目标,选择好了方向,那么很自然的,就会进入到第二个层次,也就是王国维所引用的柳永词里所讲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出自柳永的哪首词?《蝶恋花》。一起来看一下——

《蝶恋花》

北宋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在这首词里,写到自己要有一种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理想和愿望了吗?也没有。柳永甚至在这里还发了点牢骚似的。

为什么?因为他曾经那么认真地投注到生活中,“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当时是乐坛家喻户晓的人物,他那样地热爱生活,那样地投入在自己的理想之中,但是到了最后,他自己感受到的却是“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这个时候,他对人生有一种反思。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论这个“伊”究竟指的是什么,是柳永当年追慕怀念的一个女子,还是他自己对于过往生活的一种提炼,但是柳永在这首词里,确实也没有写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这样一种境界,而王国维为什么就从里面可以读出呢?

人间词话精读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第二种境界:无悔

我们儒家一贯讲,“择一固执,殉身无悔”,这种投入,是我们积极入世的一种情怀。

首先,我们选择的目标应该是善的,因为我们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过了这样一种迷茫,我们认定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是善的,那么我们的“殉身无悔”才有价值。

其次,我们选定的这个目标还应该是我们所爱的,这样才会付出终身的努力而不悔。

其次,我们还应该有一种固执的投入,认定目标之后,应该能够不断地精进,不断地加持,执着到最后,“殉身无悔”地付出。我们自然地就会来到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三种境界,就是辛弃疾在他的《青玉案》里讲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写的是元夕,在过年节的时候,大家常常会读到这首词,它相对来讲也更有名:

《青玉案·元夕》

南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因为它是写元夕佳节,所以前面写的那种繁华、热烈的场面,和最后这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的那一刹那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比和映衬。

人间词话精读

而这首词,有争议的一点就是,这个“他”究竟是什么?究竟是谁?有人讲,或许是辛弃疾当年心爱的一个女子;也有人讲,或许是辛弃疾心心念念收复中原的志意。但是大家想过吗,还有一种可能,这个“他”,这个“那人”,或许正是词人辛弃疾自己。

所以我们说诗词的微妙之处,就在于它是富有弹性的,它没有一个固定的解说,我们当然说如果这个诗词能够考证出作家是哪一年创作的,在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作者有着怎样的经历,会帮助我们解读这首诗。但是,更重要的,是这首诗它丰富的可读性,它富有张力,有弹性。我们读它的时候,可以打开不同的思维空间,产生不同的联想,这首作品自然就可以提供给后世读者更多的想象力。王国维才可以从这些第一流的作家创作出的第一流的作品中,读出新的一种境界和体认。

为什么辛弃疾这几句词可以被作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最高境界呢?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的授业恩师顾随先生,他曾经对这几句词有过这样的评语:

此是文心中一种最高境界,千古秘密,偶被稼轩捉来,于笔下露出些子端倪,钉住虚空,截断众流。

——顾随《稼轩词说》

人间词话精读

顾随(1897—1960)

本名顾宝随,字羡季,笔名苦水,别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学者、作家、诗人、剧作家、书法家,被称为“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1920年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即从事教育事业,长期任教于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

顾先生这个评语,其实是很重的,他说这种境界就是一种顿悟。

第三种境界:顿悟

这样的一种境界,很少人能够体会到,顾先生说,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钉住虚空、截断众流”一样,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辛弃疾他感受到了,在笔下也写出来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种最高境界,而且是“千古秘密”。所以这首词历代传诵,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

但是我们看,在原作里面,它不过是写出了一种乍见之惊喜。辛弃疾为什么可以解读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三重、也是最高的境界呢?我们说王国维是了不起的说诗人,他能够把前人的作品,经过自己的胸襟志意的过滤,然后再创作,给我们重新进行了梳理。

不仅王国维这样做过,我们的说诗人代有传承,比如说像顾随先生,他也结合王国维提出的成大事业、大学问的这三种境界,有了他自己的体认。他说:

此三种境界,若依衲参禅工夫论之,则一是发心,二是行脚,三是顿悟。

——顾随

而钱钟锺书先生,他又对这三段话进行了自己的一番解读,把治学分为了三个境界。他说:

求学之先,不着成见,则破我矣;

治学之际,摄心专揖,则忘我矣。

世间学问所证,至有我无我,在我非我一境而止。

——钱锺书

第一个层次是破我,第二个层次就是忘我,第三个层次是无我,这是钱钟锺书先生的解读。

所以大家看,我们的古典诗词确实有这样的一种微妙之处,我们后人可以从前人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分享给后世的读者;后世的读者又可以继续地代有传承,从前人的作品中读出他那个时代里的真实感受——恐怕这就是我们古典诗词在当下依然传承的生生不已的动力所在。

人间词话精读

张静

通过我们这个系列的课程,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我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两段话。一个是钱穆先生在《》里讲的,他说:

我们不必想自己成个文学家,只要能在文学里接触到一个较高的人生,接触到一个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

——钱穆(《如何读古诗》)

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课程不是应试需要的,也不是开给中文系的中国古代诗歌史课程,只是希望跟着大家一起走一段路,一起分享几首好诗词,共同来享受这个过程就很好。

另外,我想跟大家分享朱光潜先生在里的一句话:

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我们这次课程的体量是有限的,能够跟大家一起分享的诗词也是有限的,但是我想,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你我之间能够碰撞出一点火花,我们可能对诗词、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丰富的感受;甚至我们对于美,对于我们人生的一些思考,有了一些不一样的体悟。这些都是我们这门诗歌课程,期待着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吧。

好的,同学们,古人讲“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我们就只在马蹄下,迈出了第一步,希望我们伴随着这门课程,能够一起抵达自己心中的那个长安。

人间词话精读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