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留守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的明星)


摘要: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逐步开展及人口城市化的推进,留守儿童社会问题渐渐显露出来,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有关专业人士的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在最近几年也在会议上多次反复提出要重视并解决该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并不单纯是国家问题,而体现在它属于一种社会转型阶段的遗留物,这也于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国家政策、以及受教于程度息息相关。在社会看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智的健全程度在很大层度上会决定国家未来的发展水平。所以使得解决留守儿童现象问题变得十分紧迫和棘手。探讨留守儿童问题富有理论研究价值,也富有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程度、生活状况、家庭水平的调查,了解留守儿童在中国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了留守儿童现象中的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最终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此文章来解决留守儿童现象问题,并且希望得到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初/次级社会群体、文化的功能(家庭)、阶级与阶层、留守儿童

案例:"2017年春季,小一班的董雨凡小朋友,主班老师反映,他来幼儿园已经有一个星期了,还从来没有吃过幼儿园的早餐、中饭。前两天老师总觉得是刚上幼儿园的不适应时间段,经过三天后的努力,孩子依然无动于衷,一到睡午觉起床,老师发书包的时候,他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书包,拿出自带的零食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第二个星期我开始对董雨凡小朋友观察,早上奶奶送他入园,跟他打招呼,他也不开口,早餐开始了,吃得是小朋友最爱的小蛋糕和黑米粥,我和班级老师一起看着幼儿吃早餐,可董雨凡面对早餐一点也不感兴趣,,他平时自带的午点也是这种蛋糕,我走到他身边坐下来,直呼他的名字,他回答还好,拿着蛋糕准备喂给他吃,结果头一偏感觉特别生气,故意把牙齿咬的得特别紧,我吃了一口,对他说,"好吃,饿了吃一口好吗,"没反应。我又问班上其他小朋友早岁好吃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吃"。无论怎么变着法子哄,还是无动于衷,中班也一样,电话给孩子奶奶,跟奶奶沟通,奶奶说是这样的,去别人家,亲戚家都这样。也就是只吃自家的东西,别人家的东西不吃,奶奶也没有责怪我们,还补上一句,"我每天都在他书包里放了两块蛋糕"。我们最终达成一致的处理措施,第二天,老师依旧引导他吃,还是没吃。"这是个明显的留守儿童案例,案例中儿童由于缺少父母关心导致或者是引起了一系列社会关系矛盾例如:不吃别人家的东西啊;不与他人交流.等问题。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逐步开展及人口城市化的推进,古代的农业大国中国在西方影响下转变成了工业大国,在形式转变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量的农业人口在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形成的合力中大量进入城市务工。这一转变使得我国城市人口数量迅猛增加(例如北京、上海、深圳)。农业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转变为劳动人口并不是单一发生在中国。这件事在英国工业革命就已经发生过,在历史上被人们流传为"羊吃人",即大量农民在离开了土地后转为纺织工人;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工业发达的北方阵线解救了大量南部"黑奴",给予他们自由并合理地将他们转化成工业人口。对于中国来说,与国外的社会转型不同(农业人口转换成工业人口不同),我国的转换过程是农民的自愿行为,也就是说它更多像是一种社会趋势,而且是自下而上的行为模式。中国的农民收入极其的低,原因在于我国极大受人均耕地面积以及出口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每户农村用地很小再加上地形上,农户并不拥有整块的土地无法进行机械代替,而是原始的人工种植,产量极低),农业人口收入在改革开放后被远远地甩在了工业人口之后。在追求美好生活和高收入的意识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进城市,推进了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我国农业人口大量进入城镇是在1985年,当时的中央1号文件为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务工签发了"通行证"。从此,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迁徙的脚步就一直没有停下。我国农业人口已由最初的70%下降到了30%附近,并且还由此出现了一大批的超大型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当然,这些城市的出现一方面是由在改革开放催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和大量的农业人口转换为非农业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这些超大型城市有着巨大的经济支撑,有着大量的就业机会,拥有创造财富的潜力,但于此同时它们也拥有了自身缺点(问题)。比如公共用地使用率下降和城市的交通、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变得更加紧张。为了削减城市化不良影响,原有的户籍制度使得"本地人"和"外来户"之间竖起了一道人工的屏障。这一屏障使"外来户"无法享受与"本地人"相同的公共权利。这一问题在孩子的受教育和居住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正是由于城市之间户籍制度的限制,通常情况下农村学生(父母进入城市)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就学,如果要选择在非户籍所在地就学则需要支付高昂的转学和住房费用,这对于一般的外出务工人员,尤其农村打工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事;另外,在我国高考制度的限制下,参加高考考生通常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也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即便随父母外出就学,通常情况下也只能返乡参加高考。

因此基于以上原因以及其他因素,绝大部分务工人员子女被留在了老家,并被广泛称为"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现象所体现的初级社会群体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逐渐会发现初级群体是处于衰减的地步(农村尤为突出),相反次级群体(以特定目的的群体)呈现增加。

导致中国农村初级社会群体萎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社会背景就是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中国的农业社会转型分为二个主要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现代性转变。现代化转型对农业社会初级群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农业现代化转变过程中,由于社会分工体系的逐步分解和细化,中国农业社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农民以农业为业,而农户也就不再主要进行农业生产,不少人在闲时进城务工或者经商,使得农业家庭实际处在"分居"的状况。进城的务工人员生活在传统都市中,以城里人为主要参考对象,通过接受城内影响(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最后摒弃老旧思想,与传统都市社会相互融通,从而获得了不同传统乡村社会的心灵状态、价值观和思想模式,这也是一种社会不断进入现代化的过程。这个职业结构的改变不管从职业,还是从心理层面上改变了前文所述的初级人群生存增长的需要,成为导致农业初级人口萎缩的最重要因素。经济体制转换对农业初级市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市场作为社会资本的主要配置手段,农业将必然被卷入市场结构之中。

对于冲破地缘束缚的打工农民而言,在都市里选择不同的职业,让农民更广泛地接受现代都市社会的影响,养成了商业能力、冒险精神和竞争思维。于是,人们在农村人际关系方面,就开始渐渐地以利益化、理性化为主导。而这种改变,都无疑使以高度亲密性和全情感投射为特点的农村初级群体,形成了难以协调的矛盾冲突。农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必然使农业初级种群的经济构成与生存条件形成了难以协调的对立,也必将造成农业初级种群的解组和农业初级关系的衰微。

初级人群是指社会成员中彼此熟识和认识、以友谊为前提结成亲密关系人群。其典型表现形式就是小家庭,并随着初级人口的转移而衰弱,受害者首当其冲便是家庭和家庭成员;在其发展趋势下,留守儿童人数也会由此在前期呈现增长(中国现状),后期当会削减(未来估计——收入的平衡、重视亲情的渲染)。

三、文化的功能-价值观

里德曾经说过:"文化并没有由上面往下压,因为它应该由下面高涨出来的",我认为文化来自于底层,同样在文化向上传递修改后,也当影响底层。

(一)对父母的影响,

1.拜金主义现象

由刚才的叙述我们可知留守儿童是如今社会转型过快的产物,其根本原因不仅是地区间的差距所影响,我个人认为人们逐渐对金钱的渴望(拜金主义思潮)同样也是其根源所在,尤其是在父母之间。

拜金主义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的问题,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资本论》里所指出的"货币拜物教"。而关于这个拜金主义,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很早就有了更深入的揭示与批评。恩格斯就曾认为:资产阶级认为人生的最大目的,是填满自己的钱袋,所以要为捞钱,他能够不择手段。在资产阶级眼里,这个世界上毫无一种事物并非因为钱才产生,连资产阶级自己都不除外,因为他们生存只是因为挣钱,除去快快发财,他们不知还有别的快乐,除去钱的丢失,他们也不知还有别的苦恼。列宁就曾经认为:"工作是在于拿钱——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美德。我国为社会主义,拜金主义思潮也当与资本主义思潮相区别,例如:产生基础、作用限制.等等,但我个人认为其所影响是大致相同的。

据国际婚恋与家庭教育杂志(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的一份调查,在亚洲东南部区域已有成百上千的农村地带儿童。而截然不同我国的是,在东南亚地区的留守少年儿童之间常常面临着跨境的距离,而我国的"留守少年儿童"则常常是城乡的问题。这得益于中国当今高度国际化的贸易发展,资本与劳动力开始全球化地流动。发达国家拥有富足的资金条件,但是却缺乏大量的普通劳动力,这创造了相当的需求缺口,于是成千上万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父母出国寻觅薪酬更高的工作来挣取更可观的收入。尤其是孩子的母亲们,她们很容易在缺乏普通劳动力的发达国家找到类似照看小孩和家政一类的工作。这就导致孩子和家长也长时间分居两地,本应该是掌上明珠的孩子却缺乏父母的陪伴。在菲律宾、印尼、泰国和越南等等国,这个问题也比较普遍。人们总是提到"菲佣","东南亚劳工"等词汇,但我们却极少注意到这个词汇背后原因,一些被安置在欧洲老家的孩子,实际上就是常年见不到他们的"留守儿童"们群体。这个问题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而出现,并随着国际化的深入而愈演愈烈。

2.形成原因

拜金主义思想近年来在中国滋长蔓延,并非偶然的现象,其中也有诸多的社会因素,在这里我也只说两点。

农村物质(货币)需求跟不上,物质(货币)供给。

崇拜金钱为主思想是社会主义产品市场经济的必然性结果,尤其是中国产品市场经济的必然性结果。而当前在中国崇拜金钱为主思想迅速滋长扩散的最根本,就是从近年来中国发展货币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尽管在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并不同于传统的商品经济,但其归根结底又是一个发展商品经济。如果仅仅是发展商品经济,不管它是何种性质的,都必将产生各种形态的崇拜金钱为主思想。这也就是:在发展货币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货币才是中国发展财产的真正代表。只有掌握了适当数量的货币,中国发展商品经济才能真正顺利实现。

因此,每一位参加生产活动和商品交换的人,都希望得到尽量多的货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货币才是实现人类所有愿望的最有力的手段。一个人有了钱币就能够获得他所要的东西了。这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钱币"是可以任意变为任何随心所欲的东西的魔法手段"在货币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钱币已经成为了评价人的价格的主要尺度。谁的钱多,谁就被人崇拜;谁的钱少,谁就被人瞧不起。

正是由于如此,金钱才变成他们极力追求的物品,财富就变成他们梦寐以求的物品。但也正是由于如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也才是拜金主义滋生的最肥沃土地。

(2)上层建筑价值观的影响

政策也产生了误导性,但近年来中央已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方针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四化建设。不过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有部分规定被人片面地理解,甚至遭到曲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拜金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滋生与泛滥。因此,在近年来,中央又提出了许多旨在天府之国富民的政策措施,尤是提出了允许一些个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措施。虽然这种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可是一些人却错误地相信,政府既然提倡先富起来,那就得有钱,于是,他们(包括一些国家干部和职工)就千方百计地豁出去捞钱财了。又如,中央明确提出要贯彻物质的利益原则,同时恢复了经济奖励机制。虽然这种政策措施在实施中,曾经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它却让有些人片面地错误认识,他们片面强调经济奖励的意义,否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任何工作都用奖励来推进,任何事情都靠拿金钱来推动。这也不能不助长了某些人一味崇尚钱财的思维。再如,党中央主张由于生产的发展需要适度扩大民众的消费水平。这也是完全正确的。不过,一些人也从适度扩大消费水平变为无限度地刺激居民消费。这也将一部分人的居民消费愿望激发出来,进而助长"一切向钱看"的思潮。

(二)对孩子影响(家庭文化的缺失导致儿童心理犯罪)

案例

2015年10月18日,有一名湖南邵东县的老师被3名留守儿童残忍杀害,其中主要的作案起因在于三个留守儿童去网吧进行上网,被老师发现,老师劝其返校进行学习,三位留守儿童不但不听,还进一步动了抢劫老师的想法,最终将老师杀害。这一惨案间接反映留守儿童的心理在某种层面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因为没有人监督,所以很容易引起社会上不良风气的问题。

中国教育知名专家于慎鸿教授与庄美芳先生等多次深入中国留守孩子最集中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并依赖于大量事实与资料,在二零零六年分别从家庭教育、校园和社区等三种不同层面出发,论证了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现象出现的根源:

第一,在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一方或双方因在外务工产生的另一方当事人单亲妈妈、祖父母、外祖父母,还有其亲友的监护人因客观条件所限制,其对留守孩子的照顾往往只是停留在衣食住行和家庭日常层面上,而忽略了对留守孩子的教育和关心留守孩子心中所想,对监护人的帮助也显然没有和亲生父母陪在孩子身旁所起到的效果同日而语。

第二,在教师方面,由于中国大部分乡村学校由于经济条件落后、生活环境艰苦、教学观念滞后、教师力量薄弱,以及学校由于待遇较差而长期无法留住优质的师资,在边远乡镇院校教书等都严重影响了对留守儿童教育素质的培养。

第三,在社区方面,由于乡村学校往往因治安条件恶劣而长期没有管理,乡村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严重落后,基础设施投入捉襟见肘等等,多因素使得留守儿童往往与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或者容易沾染上不良社会风气"。国际知名专家周全德(2006)则认为,我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如农村经济落后,使得大量留守儿童的父母唯有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村教育环境差强人意、教育体制不够健全、农村教师待遇多年无法提高,使得大量留守儿童无法接受到正常的教育;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市与农村经济差距日益扩大也是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形成的重要要素。

另一位学者迟希新教授也指出,在孩子发展过程中,对亲子人际关系的好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和谐的亲子社交关系能让儿童形成更强大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而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则会对孩子心灵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言传身教,身教的作用自然远远大于言传,在儿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塑造提升方面,父母榜样的作用意义非凡。"

四、阶级与阶层

列宁指出:"所谓资产阶级,正是这几个强大的集团,在这种新组织中国帆船人形成自己的社会生产系统活动中占的位置不同,和与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也不同,所以取代并归它管理的那份社会资源的形式和多少也就有所不同。

简单而言,就是财富差异(阶级差距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由于县城与乡村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生存条件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乡村,更多的农村青壮年都愿意进城工作,以便获取更好的经济收入与更高的生存品质。但只是由于这些长期在外务工、生存于都市中的农民工,经济水平与消费能力都根本无法承担着同城市居民的一样标准,再加上农村普遍存在着这些进城务工人员本身的最低学历、没有相应城市生存能力等现状,导致他们工作环境与定居场所的需要时常变化,也因此无法让子女们在自己周围生存。在这些情形下,他们想得到良好的环境与生命品质,只好舍弃陪伴子女的时光,把子女留在家里让其他亲属照料养育。

尽管这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取得了固定的工作和经营收入,可是他们只能享有在该城市暂住的权益,并不可以长期在该市落户生活。如果他们把自己的子女接到身边,并希望让其在相应城市中受到义务教育时,将面对着城市中学里昂贵的学杂费和借读费。也就是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才更进一步造成了城市留守孩子数量的上升。

五、措施

乡村的儿童教育现象是城市化的进程中随着农业人口迁移所产生的必然的社会现象,而留守孩子大部分都是农村儿童,他们大部分都在乡下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这样隔代的教养很容易产生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也易造成留守孩子的心理,人格发展上产生差异,对在校学习也有很大影响,我们如果想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通过家庭、学校和政府共同努力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家庭

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是非常渴望与父母交流的,如今网络科学如此发达,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每天尽可能地抽出时间来通过视频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都不在身边,可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却直接可以影响到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正向的三观导向,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灌输正确的学习观念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家长尽量不要都离开孩子,至少要有父母一方可以留在孩子的身边照顾孩子,特别是农村儿童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农村小学大部分都是跑读学校,最好是有孩子的父母直接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二)、学校

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农村小学教育至关重要,在教这些留守儿童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为留守儿童做好服务和管理。现在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被自己的长辈或单边父母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

因此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学习知识上,还应该和留守儿童的家长相互配合,给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和正确的三观,以及积极向上的态度。农村小学作为留守儿童的教育主体,在校教师也应该以更高的标准和素质要求自己,学校领导和老师要科学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特点和家庭情况,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三)、政府

农村,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其他非留守儿童,他们都是将来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我们国家到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是未来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留守儿童的健康也关系到亿万农村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全民素质提高和农村事业的发展。

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和组织,一定要意识到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还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去解决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完善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去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细化和明确伤害留守儿童的处罚措施,并要增加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地方人民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并把农村振兴的政策贯彻落实,以增加家门口劳动力的工作机会,从根本上降低农村留守子女的数量,为农村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条件的农村可以增设寄宿制学校,通过学校条件和老师的关怀,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学生群体中弥补家庭教育不足的情况。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还必须联合社会各界的其他力量来净化校园环境,维护农村学校的安全,避免农村留守儿童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和遭受不法侵害。

留守儿童是中国当代农民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全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要求当地政府、社区、学校和家长紧密配合,通过各项政策措施来呵护和保证乡村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树立科学的思想、理念和价值理念,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优秀的习惯。

参考文献: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