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赋(赋大鹏于北溟)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唐·李白《临路歌》

《临路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题名可能是“临终歌”之误。此诗是李白在疾亟之后精力不支情况下的最后一首诗,当是李白的绝笔,也可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诗人以大鹏自比,浩叹一生壮志未酬的悲怆,流露出对人生的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之情。全诗塑造了大鹏展翅奋飞而半空摧折,馀风激荡而扶桑挂袂的艺术形象,格调激昂,想象丰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大鹏赋

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即李白去世当年。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

大鹏赋

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也是以大鹏自比的。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真像一只大鹏正在奋飞,或正准备奋飞。但此时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了,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

大鹏赋

盛世唐朝,是令后人最为骄傲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至今在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足以体现唐朝巨大的影响力。如此强盛的朝代,创造和传承了非常繁荣的文化,涌现出了许多青史留名的大诗人,李白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甚至没有之一。

大鹏赋

李白唯一传世书法真迹《上阳台帖》

有着“诗仙”之美誉的李白,飘飘然屹立于唐朝诗坛的顶峰,他文采飞扬,放荡不羁,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许多人了解李白,估计都是从《静夜思》开始的。李白心胸开阔,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其诗歌、诗句大多都非常霸气瑰丽,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力,比如《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蜀道难》中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等等不胜枚举。

大鹏赋

纵观李白的一生,早年出蜀以后过着侠客般的生活,纵横南北遍游名山大川,日子称得上潇洒,但到了中晚年却遇到了安史之乱,大唐的繁华因此而终结,由盛转衰,也算是李白一生的转折点。直至公元761年,此时的李白已经年过六旬,生活相当贫困无助,无奈之下就投奔了在当涂做官的叔叔李阳冰。

大鹏赋

次年,李白身患重病,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心中感慨万千,把之前写的一些作品的手稿交给了叔叔,让他好好保管。躺在病床上的李白,回顾了自己的一生,顿时感慨万千,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写下了这首绝笔诗《临路歌》,然后就驾鹤西游了。全诗只有41个字,且不是太出名,却道出了李白一生的遭遇。

大鹏赋

与其他文人一样,李白也想得到皇帝的赏识,能够入朝为官,实现心中的抱负,为朝廷做出贡献。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下,玄宗皇帝李隆基终于召见了李白,亲自对他进行面试,结果非常满意,让他入职翰林,成为了皇帝的御用文人,这也是李白仕途最辉煌的时刻,写下了千古绝唱《清平调·三首》,并留下了“杨贵妃为其磨墨,高力士为其脱靴”的传世佳话。

大鹏赋

然而好景不长,在一些奸臣的诽谤和排挤下,皇帝逐渐疏远了李白,加上李白也厌倦了御用文人的生活,就离开了京城,继续游历各地,还曾与杜甫、高适等人相遇结交为好友。但在李白的内心深处,其实一直想得到朝廷的重用,奈何始终未能如愿,甚至在此期间还被打入大牢(后被赦免)。

大鹏赋

《临路歌》不仅是他的绝笔诗,也是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感叹一生冲天之志得不到施展的遭遇。一千多年过去了,与李白同时代的王侯将相,早已被历史的风沙所淹没,甚至没有留下名字,而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诗人却被历史和后人所铭记,他们的诗歌犹如银河里的繁星,始终光辉永存!

大鹏赋

天府神山造英才,大鹏冲天傲长安。

功名戏言珠玑中,福祸笑谈沧海间。

饱蘸万里长江水,挥就百世流芳篇。

大唐歌飞恍如昨,采石矶下祭诗仙。

——《吊李白·游长江采石经李白衣冠冢有感》

张锋 2008年冬作于马鞍山

张锋编撰 戊戌春写于成都翠彧轩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