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十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很简单,因为所谓的扬州十日实在太假。

实际上,如果从历史的一些蛛丝马迹来看,所谓的扬州十日水分非常大,而且属于孤证,所以本着孤证不取的原则,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因此也没有采纳《扬州十日记》的记录。

第一、扬州战事很顺利,清军不存在屠城的条件。清军屠城和历朝历代都差不多,就是抵抗激烈和降而复叛这两个条件。扬州一战,清军短时间内就破城,经过短暂的战斗就解决了守军的抵抗,所以并不存在屠城的先决条件。

明末清初扬州是一个消费型城市,消费型城市繁荣与否主要因素在于人口,只有人多了才能消费,城市才会繁华。而在战后,扬州短时间内就恢复了战前的繁华,这只能说明扬州的人口损失并不严重。

第二、八十万这个数字水分太大。明末扬州府三州七县总共有差不多八万户,如此推测总人口数在五十万左右,也可能会更低,所以平摊到各县,每县人口也就七八万人。扬州府府治在江都县,清军攻城主要也就是江都县,所以清军就是把江都县的居民都杀光,也不会超过十万人。更何况古典中国是一个农业帝国,至少90?百姓属于农业人口,而所谓的扬州十日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所以清军根本没有多少人可杀。

更何况,在清军抵达扬州之前,南明高杰、许定国、黄得功等军阀还曾经在扬州城外往来攻杀,因此大量的市民逃离扬州躲避兵灾。再者清军抵达扬州之后,一来因为清军兵力不足无法完成围城,二来是等待炮兵,所以战场附近的居民以及市民再次出逃,有的跑到乡下,有的渡江逃难,渡江逃难的人不仅挤满了渡口,还使得江上无船可渡。所以,扬州市民的大量出逃,还有多少人能够清军杀戮?再加上清军因为等炮兵顿兵城下长达五天,这五天足够市民逃难了,因为老百姓不傻,不会明知要成为战场还留下来,毕竟那年头跟当兵的讲不清道理,只能走为上策。

第三、如果清军真在扬州屠了八十万人,那么问题来了,两万多清军平均每人要杀四十人。根据抗战时期大刀队的表现,一口刀砍死不到十个人就得卷刃,那么以这个数据来测算,清军每人至少要准备四口刀。但是清军士兵出征一般都是自备行装,我很好奇清军士兵哪来的那么多钱去买刀,因为同时还要准备号褂、盔甲、马匹等出征用品,所以一个士兵出征携带四口刀根本不可能。

第四、如果真按照《扬州十日记》的说法,那么自相矛盾的地方非常多,比如说作者能听得懂满语,清军一边杀人一边救人,以及清军居然会纵容土匪、盗贼在扬州城随意出入,这都是逻辑说不通的地方。

最有意思的是,清军在杀了五天之后封刀,开仓放粮,数千石粮食短时间被放空。数千石是什么概念?一石相当于今天的50公斤,也就是100斤,一千石粮食就是50吨。那么50吨粮食是什么概念?一个人一天需要的口粮是八两,四舍五入按照一斤算,那就是一千石粮食可以提供十万人一天的口粮。那么结合我上面的分析,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扬州经过所谓的劫难依然有大量的市民幸存,也就是说扬州城人口损失并不严重。

综上所述,扬州城的人口损失也仅仅是清军处决了一批反抗激烈者以及不肯投降的人,可能数量比较大,再加上清军当中部分兵痞流氓私掠造成的人口损失,但是并没到屠城的地步。

扬州十日这种说法为何会流传这么广,这要感谢清末那些所谓的革命者,他们被民族主义洗脑,所以为了制造满汉对立必然要通过宣扬民族仇恨这一最简单也是成本最低的办法,哪怕是夸大事实又如何,只要能够达到他们排满的目的就足够了。但是结果是这一遗毒流毒至今。

是江东人,也就是南方人,江东人要的是割据自立,而不是什么兴复汉室,所以孙吴也必须要对江东人妥协换取他们的支持。再说,如果让蜀汉兴复汉室,那么下一步就是磨刀霍霍向孙吴了。

所以,纵使诸葛亮、姜维是天才,他们也无法扭转这一局面,因为战争打的就是国力,蜀汉最终也被曹魏灭亡。

正如杜甫哀叹的那样: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