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时间(贴三伏时间2023年时间表)


《通知》明确规定,开展“三伏贴”服务的机构应为登记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并已开展相应的中医药服务工作。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三伏贴”服务。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应用范围及应用人群。

该规定传递了两个信息:

一、医疗机构要开展三伏贴,必须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核准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或民族医学科中的一个,否则属于超范围诊疗。

二、三伏贴属于中医诊疗的范畴,需要在医师的操作下完成,任何养生机构、美容院、小儿按摩机构等非医疗机构不具备开展三伏贴的资质。

另外,文件还要求对患者实施“三伏贴”操作的人员,应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接受过穴位贴敷技术专业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应对本单位能够从事“三伏贴”操作的人员予以明确并进行培训、考核。所以关于三伏贴的一些接诊常识,医务人员必须掌握。

三伏贴有哪些适应症?

三伏贴并不能包治百病,主要适应症包括以下五种: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4.属于虚寒的肠胃疾患;

5.骨关节炎等疾病。

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三伏贴常用腧穴

三伏贴对穴位要求比较高,一方面主穴配穴要得当,另一方面每一个穴位定位须准确。

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肺系疾病可选穴位:大椎、定喘 、膻中、脾俞、肾俞、膏肓 等

五官科疾病可选穴位:肺俞、大椎、天突、合谷、足三里、内关、肾俞、定喘

脾胃病可选穴位:合谷、内关、足三里、中脘、脾俞、曲池、肾俞

肩颈腰腿痛疾病可选穴位:合谷、内关、阳陵泉、足三里、肾俞、曲池、肩颙

最常用的穴位如下图所示:

三伏贴的时间

取穴注意四个原则

一、多选用具有治疗和保健作用的穴位。

二、贴敷时取穴不宜过多,每次穴位总数以6-8个为宜,不得超过8个。

三、可采用几组穴位轮换交替使用的方法,每次贴敷一组穴位。

四、同一穴位不宜连续敷贴或贴敷时间过久,以免药物过度刺激,造成皮肤损伤。

敷贴操作方法

以生白芥子、生甘遂、细辛 、元胡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哮喘基础方:基础方

哮喘/慢支:基础方加生姜丁香

反复性感冒:基础方加肉桂或吴茱萸

过敏性鼻炎:基础方加白芷

三伏贴的时间

敷贴操作规范

第一,选择体位

患者取正坐位,充分暴露背、胸部。贴背部时,上身前倾40-50度。

第二,敷贴局部皮肤的准备

敷贴穴位要按照常规消毒,贴药前,定准穴位后,通常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75%乙醇棉球进行局部消毒,然后敷药。

第三,固定敷贴药物

为保证药物疗效,对于所敷药物,无论是糊剂、膏剂、饼剂,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防止药物移动或脱落。

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4、敷贴时间

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贴敷的最佳时间为去药后局部潮红,有热痛感,几天后脱一层薄屑或有细小水泡。

三伏贴的时间

异常情况处理

1、小水泡

表面涂以地榆油/红霉素软(眼)膏或任其自然吸收,注意避免局部感染。

三伏贴的时间

2、水泡较大者

先用消毒针从水泡下端挑破,排尽泡液,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泡液,然后涂以地榆油收敛。

三伏贴的时间

破溃水泡也可涂以消炎软膏,外用消毒敷料包扎,以防感染。

3、水泡体积巨大或水泡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应到专业医院对症治疗。

三伏贴的时间

注意,敷贴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重皮肤病者禁止敷贴。颜面五官部位、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慎用敷贴,且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避免发泡遗留瘢痕。

三伏贴科普视频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